文/圖 楊建東

鎮安月河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基于山水的靈氣,鎮安美女多出于此。80后美女李萍在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上,用自己的堅強和聰明才智,詮釋了什么是新時代的農民。她硬是由一個兩手空空的女孩子成長為當地的種植大戶,開發并一手建成的“四色薯”種植基地由最初的5畝發展為現在的50多畝,開創了鎮安電商網絡月銷售5萬斤有機紅薯的記錄,闖出了自己的“四色薯”品牌,帶動多戶鄉親走上致富之路。
說干就干種紅薯
初見李萍,我無法將這個嬌小而清秀的姑娘和“女強人”的事跡對上號。
“小時候,由于家里的原因,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媽媽一個人的身上,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放學回家就主動承擔家務和帶年幼的妹妹。”李萍笑了笑,接著說,“生活的苦不算什么,求學路上的苦真讓我難忘。記得三年級那年,第二天都要開學了,可家里沒有錢交學費,我連夜拿著手電筒,去村里挨家挨戶借錢,可是因為年紀太小,沒人借給我,回家后我哭了一整夜,后來奶奶賣掉了一頭牛支持我上學。從此,我就在心里暗暗發誓,長大后一定要努力,讓媽媽、奶奶過上好日子。”
“大學我學了護理專業,2010年到月河菩薩殿村衛生室工作。2015年縣政府舉辦電商人才培訓班,我去參加了,聽了土豆姐姐和紅薯王子的一堂課,當時我整個人都興奮了,因為我的夢想一直都在。那堂課以后,我就想為什么他們可以有夢想自己創業,我為什么不可以?我也要種紅薯,因為我是醫生,我知道紅薯的營養價值。”
李萍是個說干就干的女孩子,她立即多方搜集資料,去外地考察,跑了幾個省,尋找到了4種最有營養價值的紅薯品種,決定引進到秦嶺山里。不到一個月時間,她的紅薯苗就下地了。
“到外地找紅薯苗的過程也是相當辛苦的,用火車托運到西安,從西安拉回來已經是凌晨兩點,完成移栽工作天已經亮了,我記得當時瞌睡得連鞋子都不知道脫了。”
紅薯種上了,家里人的矛盾也來了。“家里人不支持,村里人不理解,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跑回來種紅薯?在我們這里,紅薯都是用來喂豬的,我一個大姑娘家的,長得又斯文,怎么看都不是種地的材料。”李萍笑著說,但是我能看出她所經受的壓力。
“所有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我,可那時我就是不管不顧,我認定的路就要堅決走下去。因為紅薯是新品種,和我們這里的種法不一樣,我必須親力親為,那時候是農歷五月份,天氣好熱,幾天時間我就被曬得蛻了層皮,整個人看起來很狼狽,可是有夢想的人是不怕苦的。”
“紅薯苗活了,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別提我有多開心了。可是問題又來了,紅薯苗活了,只能說明它們適應了我們這里的土壤環境,可是這么多紅薯,我怎么銷售啊?”
網絡銷售開門紅
接下來,李萍成立了合作社。她說:“我不想我的紅薯沒有出處,要打出自己的品牌,這來自土豆姐姐的靈感,我給自己拍了套戶外寫真,用自己的形象為自己的紅薯代言。合作社注冊下來之后,我又注冊了自己的商標,微信、微博、QQ全部同步一個名一個像,我是李小妹我為自己代言,這也成了我的口頭禪。”
在這個網絡時代,運用互聯網銷售,是很明智的選擇,李萍開了網店,微博、微信多種渠道叫賣紅薯。“時間很快,眼看到了豐收季,網絡銷售只能走一部分。紅薯怕凍,不能放到冬天。在銷售遇到難題的時候,我萌生靈感,去縣城做場活動,名字就叫‘李小妹紅薯品鑒會’。”于是,2015年11月,在鎮安縣城的中心廣場,李萍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做了一場堪稱完美的紅薯品鑒活動,現場有各種紅薯做的糕點,還請了位大媽專門烤紅薯,觀眾免費品嘗。“我想要更多的人知道,鎮安有我這么一個人在種紅薯。這場活動相當成功,大家都夸我家的紅薯顏色好看,味道甜、糯。因為我的紅薯是四個顏色的,當時被大家叫做‘四色薯’,我由此又有了靈感,‘秦嶺四色薯’由此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