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賈財 肖云)山陽縣板巖鎮石莊子村近年來堅持“村興產業、戶創家業”,精準施策,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生產條件,興建脫貧產業,不斷提高脫貧產業覆蓋率,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脫貧致富。
石莊子村北與旅游名鎮天竺山鎮毗鄰,距山陽縣城60多公里,山大溝深,山地多、耕地少,全村636戶2257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219戶699人,占全村人口的30%。針對新合并村村域面積大、人口多、居住分散等實際,從各片區共推選出6名政治素質高、公道正派、帶富能力強、作風過硬的同志充實到村“三委會”中,不斷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他們以新農村示范村建設為契機,修建300平方米村文化廣場1個,建成農家書屋1個,在進村主干道路兩側和村文化廣場周邊栽植柳樹、石楠、黃楊等綠化苗木3000多棵。新修水泥路1條1.4公里,硬化水泥路2條共3.6公里,新修便民橋3座。投入29萬余元,新修3處7個儲水池,開挖、鋪設自來水管道5千米,為4個組購置水管16千米,解決了7個組1500余人的吃水難問題。充分利用村里山多、林多、用水方便的優勢,因地制宜,推進產業扶貧,加快脫貧步伐。成立生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帶動60戶貧困戶發展油用牡丹180畝。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聘請養蜂專家現場培訓和資金補貼等形式,帶動30多戶貧困戶養殖中華蜂1000多箱。實施核桃標準化建園2200畝,栽培香菇5萬袋,栽植板栗800多畝,發展連翹500余畝,種植白芨、蒼術40多畝,種植黃姜100多畝。全村散養土雞6000多只。目前,脫貧產業覆蓋70%以上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