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陳倉本
流嶺為秦嶺東段支脈。丹鳳縣境內的流嶺,經寺坪鎮東延至丹江與銀花河交匯處,從1976年開始飛播造林,到1986年被全部綠化。
在丹鳳縣城至寺坪鎮的盤山公路上緩慢行駛,沿途觀賞綠得醉人的飛播松樹林,心情格外舒暢!上嶺后,在飛播紀念塔旁邊停好車,進入公路東邊的樹林中,只見碗口粗的油松密密麻麻,直插云霄。我沿著樹縫向山頂緩慢行走,突然,眼前的樹枝在搖晃,兩只松鼠在樹枝間尋找松果,驚得樹上的大山雀“啾”的一聲飛走了。周圍的樹枝也搖晃起來,驚動了幾只五彩錦雞,它們扇動漂亮的雙翼,箭一般向高處飛去。
樹林里野生動物這么多,我隨手折了一個樹枝,敲動地面的雜草,害怕被毒蛇咬傷。走了一會兒,一條受驚的灰褐色短尾蝮蛇向遠處疾馳,雜草齊棱棱倒向兩側,形成一條蛇道。此后我更加小心謹慎,防止遭受狼、黑熊等兇猛動物的襲擊。好在該山峰距公路較近,沒有遇到危險,順利到達山頂。站在山頂向下俯瞰,飛播紀念塔上的安爾運輸機模型銀光閃閃,像展翅飛翔的雄鷹。那些年,飛播運輸機在商山飛播機場頻繁起落,吸引來許多游客。流嶺的百萬畝飛播林,就是由這種轟鳴聲極大的安爾運輸機完成的。
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公路像一條長長的白色腰帶纏繞在崇山峻嶺中,流嶺的東南西北層巒疊嶂,郁郁蔥蔥。這時山風呼嘯,松濤陣陣,綠波蕩漾,空氣清新;遠處的山頂云霧繚繞,宛如天上人間;溝底溪流淙淙,鮮花遍野;天空中鶯歌燕舞,和諧吉祥!我被這里的美景熏陶著,舍不得離開,又見腳下的油松林里野兔亂跑,估計天氣要發生變化,只好匆匆下山。流嶺披上了綠裝,氣候也變好了,過去“十旱九不收,下雨泥石流”的寺坪、花園、毛里崗等地已經風調雨順,生機盎然!
下嶺后,我進入寺坪鎮趙塬村周大伯家里喝水,隨便詢問周大伯的生活情況。周大伯高興地告訴我,他家里的自留坡地種核桃、山茱萸等收入不低,還有林區的撫育間伐分紅,年年都有余款。我又詢問林區有兇猛的野生動物沒有,周大伯說,深山里有狼、黑熊等,還傷過人,公安局不讓打,保護著哩!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使流嶺山區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這是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創造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