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行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1+N”產業,堅持農林牧結合、種養加一體,在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傳統農業的同時,積極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采摘農業,引導農業與食品加工、旅游休閑、觀光度假和健康養生等融合發展,創新供銷社為農服務方式,開展大田托管試點3000畝,新認定20個市級休閑農業示范點,主要農產品加工值比達到1.6:1,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實施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行動。實施農業綜合開發4.1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萬畝,開展土地整治1萬畝。加快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實施洛南洛惠渠等重點灌區節水改造。建設丹江百里生態長廊,建設堤防10公里,修建蓄水攔水工程5座,治理水土流失700平方公里。恢復新增灌溉面積3萬畝,新修恢復機井50口,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萬畝。
實施生態農業品質提升行動。推進秦嶺生態農業示范市創建,擴大基地規模,推廣標準化生產,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鞏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創建成果,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認定“三品一標”28個,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創建生態種養標準場(園)82個,制定商洛特色主導產品生產技術標準,提高商洛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記者:農業部門將采取哪些硬措施確保打好特色農業攻堅戰?劉清民: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特色農業攻堅戰是場硬仗,沒有過硬措施是無法打勝的。3月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農村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黃思光、市政府副市長柳憲軍分別安排部署了打好特色農業攻堅戰工作。黃思光強調,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以打好“特、優、新、強”四張牌為重點,把打好特色農業攻堅戰,實現商洛追趕超越的“農業農村工作擔當”“脫貧攻堅工作擔當”牢牢扛在肩上,努力推動“三農”及脫貧攻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柳憲軍強調,要以追趕超越、綠色發展為主線,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特色農業攻堅戰,全面實施兩個“八大行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抓好綠色農產品供給,持之以恒推進造林綠化,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增綠。
3月9日下午,市農業局召開了全市農業工作會,認真傳達全市農村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就打好特色農業攻堅戰作了安排部署,發出打好特色農業攻堅戰的動員令,吹響了沖鋒號。會上,各縣區農業局、市農業局局屬各單位均認領了目標責任書,簽訂了攻堅“軍令狀”,要求全市農業部門必須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上下一條心,扭成一根繩,堅決打好、打贏特色農業攻堅戰。
在推進措施上,農業部門將強化任務分解、實行領導包抓,強化組織機構、實施壓茬推進,強化統籌協調、培育觀摩典型,強化點評考核、表彰先進模范等一系列措施,著力激活人才資源,提振拼搏精氣神,讓全市農業系統積極行動起來,身子下沉,重心下移,沖鋒在前,以“弱鳥先飛”的意識、“滴水穿石”的精神、“馬上就辦”的作風,全力打好特色農業攻堅戰,走出一條符合商洛實際的特色農業發展道路,真正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