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雯珊)11月25日,廣州市國有企業北交所專題培訓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廣州市委金融辦會同廣州市國資委、廣東證監局、北京證券交易所共同指導,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系統華南基地、廣東股權交易中心聯合主辦,旨在幫助廣州市國有企業充分了解北交所、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的各類融資工具,掌握資本市場最新政策和規則,推動國有企業抓住新三板、北交所成長機遇,借助資本市場實現加速發展。
活動聚焦股和債兩個方面就北交所、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與融資實務進行了宣講。北交所債券業務中心系統介紹了北交所債券市場的特點、現有產品及發行條件。北交所華南基地深入闡述了北交所最新市場動態及當前掛牌、上市總體情況,并對新三板掛牌、北交所上市的路徑、標準、流程及審核機制進行詳細解讀。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就區域性股權市場可轉債服務國有企業模式,廣東省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及三四板“綠色通道”助力企業加速掛牌新三板等方面進行了專題分享。廣州智都投資控股集團作為北交所首批債券發行人,現場分享了北交所企業債發行的實操經驗與心得,為廣州國企提供了可復制的路徑參考。
廣州市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發展,將北交所、新三板作為廣州企業融資發展的重要平臺,與北交所建立了長期的持續合作。一是實現新三板、北交所服務功能的“駐地化”,為廣州企業提供及時觸達、便捷高效的優質服務;二是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2025年1月印發《廣州市企業赴全國股轉系統、北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專項工作組工作方案》,成立專項工作組,建立常態化對接、實時跟蹤、定期通報、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形成合力服務廣州企業;三是開展多種形式活動。聯合北京證券交易所華南基地、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持續開展企業的摸查走訪、舉辦北交所在輔企業交流座談會,充實掛牌上市后備力量,提升企業申報效率。連續兩年舉辦廣州專精特新企業走進北交所活動,共有40家專精特新企業參加,涵蓋生物醫藥、專業設備制造、汽車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截至10月底,廣州現有北交所上市公司8家,總市值約200億元;新三板掛牌公司200家,其中創新層67家。債券方面,北交所已發行公司債券17只,發行規模約155億元,其中廣州2只,發行金額共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