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孫紅麗)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27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繭絲綢產業“東綢西固”工作的通知》,聚焦優化產業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推動繭絲綢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梯次轉移,優化產業區域布局,提升整體發展質效,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何詠前介紹,回顧“十四五”時期,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完善繭絲綢政策措施,搭建行業發展平臺,大力促進絲綢消費,繭絲綢行業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產業根基更加堅實。“十四五”時期,全國桑蠶繭年均產量74.4萬噸,較“十三五”末增長11%。目前,我國蠶繭產量約占全球75%,生絲出口占全球60%以上,繭絲綢產業優勢持續鞏固提升,種桑養蠶已在部分中西部地區蓬勃發展,成為當地特色產業。
二是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我國蠶桑絲綢新增專利數量較“十三五”增長45.2%。防縮抗皺、防紫外線等功能性真絲面料,蠶絲蛋白骨釘、腦機接口柔性材料等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取得積極進展,資源綜合利用向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延伸。
三是行業建設步伐加快。先后制修訂蠶桑絲綢各類標準57項,推動“中華老字號”新增絲綢企業6家,加強品牌建設,帶動蜀錦、云錦、宋錦等非遺絲綢產品“國潮”消費。
四是國際聲譽不斷提高。擦亮“中國絲綢”金字招牌,穩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2024年,中國絲綢商品出口達到14.4億美元,較“十三五”末增長超過三成,出口目的地涵蓋全球約120個國家和地區。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十五五’規劃建議重要部署,強化政策支撐和工作協同,加快推進‘東綢西固’工作,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絲綢消費持續擴大,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繭絲綢行業高質量發展。”何詠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