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五篇大文章”引領中國特色金融發展新征程?近期,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做客人民日報《高質量發展故事匯》欄目時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要多措并舉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尹艷林表示,要發展科技金融,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統籌運用好股權、債權、保險等手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努力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規范開展“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優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軟件首版次安全保險運行機制。更大力度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持續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要發展綠色金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斷加強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金融支持,引導資金投向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完善綠色金融標準和評價體系,引導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支持重點行業和領域節能、降碳,促進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建設和綠色技術推廣應用。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產業企業發行上市、融資并購及發行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等。
要發展普惠金融,助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積極發展面向老年人、農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殘障等群體的普惠金融產品,持續提高個體工商戶、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融資可得性。持續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政策體系,進一步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深入推進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試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上市。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居民多元化投資需求。
要發展養老金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豐富養老金融產品,持續加大對銀發經濟、健康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養老金融需求。支持符合條件的健康、養老等銀發經濟企業股債融資,探索以養老設施等作為基礎資產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和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支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子公司專門從事養老金融服務。
要發展數字金融,更好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能。要積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化經營服務能力。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終端業務,拓展線上渠道,加強線上線下業務協同。提升證券期貨行業數字化水平。推動更多數字經濟、平臺企業股債發行“綠燈”項目落地。加強數據安全、網絡安全、信息科技外包等風險管理,防范新技術應用帶來的風險。健全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金融監管體系,增強數字化監管能力和金融消費者保護能力。
尹艷林表示,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十五五”時期,按照《建議》要求,持續做好“五篇大文章”,必將更好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