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冀川)11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目標,到2027年,消費品供給結構明顯優化,形成3個萬億級消費領域和10個千億級消費熱點,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內涵、享譽全球的高品質消費品。到2030年,供給與消費良性互動、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
在加速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推廣高效響應制造新模式、強化人工智能融合賦能。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現代紡織、食品、綠色建材等重點行業,開展雙百典型創新應用專項活動,打造百個標志性產品、百家創新企業和一批可體驗可推廣的新產品首用場景樣板。積極推廣柔性化與定制化模式,實施“千廠千面”改造計劃,建立“用戶需求—智能設計—柔性生產”全鏈條數字化體系。推動人工智能在消費品全行業全領域全過程應用,推廣生成式人工智能、3D數字化設計等新工具。
在擴大特色和新型產品供給方面,《實施方案》明確,促進綠色產品擴容迭代、推動農村消費品提質升級、大力發展休閑和運動產品、推動健康產品創新發展、擴大歷史經典名品影響力、拓展多元興趣消費供給。具體措施包括,適應綠色化低碳化消費趨勢,提高消費品能效、水效限定值標準,制修訂油墨等產品揮發性有機物(VOCs)及重金屬含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等。
在精準匹配不同人群需求方面,《實施方案》提出,豐富嬰童產品供給、加強優質學生用品供給、擴大時尚“潮品”供給、優化適老化產品供給。包括推動嬰童產品精細化、品質化、智能化發展,大力推廣喂養護理類、出行裝備類、戶外運動類、教育玩耍類產品等。
在培育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方面,《實施方案》要求,積極推動消費品首發、有序發展平臺消費、規范發展共享消費。相關舉措有,支持開設消費品首店、旗艦店、新概念店,舉辦首秀、首展活動。有序發展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策展零售、循環電商等新業態。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在商超、醫院、游樂園等公共場所推廣共享輪椅、共享嬰幼兒推車等模式等。
在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方面,《實施方案》明確,強化財政金融支持、舉辦特色活動、維護市場秩序。具體措施包括,用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統籌相關資金渠道支持消費品產業提質升級,充分發揮政策資金撬動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