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焦磊)作為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開源”推動著數字技術的開發和創新持續加速。近日,2025開放原子開發者大會在北京舉行,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宣布旗下開源鴻蒙與開源歐拉成為首批畢業項目。
依照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管理體系,“畢業”意味著項目通過技術監督、安全合規等多重嚴格評審,在技術成熟度、社區治理與產業適配能力上達到行業領先標準。
據介紹,開源鴻蒙歷經10次大版本迭代,匯聚超9700名核心貢獻者,產出1.3億行代碼,500余家合作伙伴的1400余款產品通過兼容性測評,覆蓋金融、航天、醫療等10余個關鍵領域,構建起全場景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根社區;開源歐拉則以2.3萬名貢獻者、2100余家成員單位的規模,服務超550萬用戶,在通信、能源等行業占據市場領先地位,形成完整技術棧底座。
大會同期,新一代AtomGit平臺正式上線,成為“開源+AI”一體化基礎設施的核心載體。該平臺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攜手CSDN等打造,深度融合AtomGit與GitCode,整合代碼、模型、數據與算力資源,支持國產GPU/NPU及主流深度學習框架,提供限時免費算力與可擴展模型倉庫,為AI研發全流程提供閉環支撐。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理事長程曉明表示,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始終堅持“一切為了開發者”的工作理念,持續完善項目孵化、社區治理、人才培養及生態建設全鏈條服務體系。”
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活躍開源項目達300余萬個,活躍開源開發者規模超227萬人,開源已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支撐。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我國開源項目的不斷成熟與AtomGit平臺的持續賦能,中國開源生態正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在基礎軟件領域構建起自主創新、開放兼容的產業體系,為全球數字文明進程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