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亮)今年以來,山陽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底線和脫貧退出標準,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全力以赴用好“五心”,確保打贏脫貧摘帽收官戰。
排憂解難守初心。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全縣干部職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精神,時刻保持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政治敏感度,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實際困難,致力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水平,貫通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幫扶暖人心。針對“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一補兩送一議”“1322”行動“過篩子再排查快整改保質量”活動,以及脫貧摘帽“百日沖刺”“三比一提升”“三大兩清”行動的安排,全覆蓋走訪貧困戶、邊緣戶和一般農戶,宣傳政策、解決問題,以實際成效增進感情,提高幫扶工作滿意度。
問題整改下真心。全面排查中、省、市反饋問題,縣委常委班子、縣政府黨組班子帶頭召開“中央脫貧攻堅巡視考核整改”“省委巡視山陽反饋意見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以思想作風到位保證問題整改到位,引導全縣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增強行動自覺,確保一個一個問題真核、一個一個問題真改、一個一個問題真過。
表彰典型聚民心。開展“三講三評三創”新民風建設暨“十個一”活動,表彰“好媳婦、好公婆”等先進模范2400多人次,開辦“道德講堂”350人次、道德評議440多場次;大力推行“一約四會”制度,推出各級各類道德模范157人、脫貧攻堅先進典型100名,評選“十星級文明戶”2萬多戶,239個村實現“村規民約”“愛心超市”全覆蓋,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精神動力。
抓實產業強信心。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優選發展“藥、菌、果、畜”4個全產業鏈產業,因地制宜發展茶葉、中蜂、光伏、旅游4個區域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勞務輸出等傳統產業、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目前,累計發展中藥材54萬畝、林果133.68萬畝、食用菌8000萬袋、天麻1650畝、茶葉15.61萬畝。飼養畜禽392.15萬頭(只)、中蜂6.48萬箱,建成光伏電站110座38.22兆瓦,建成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6家、現代農業園區30個,發展專業合作社1069個、專業大戶182個、家庭農場156個,同時進一步完善貧困戶與產業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不斷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