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作戰圖 把好質量關
我市完成交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本報訊(記者 李亮)今年以來,我市堅持“脫貧攻堅、交通先行”理念,強力推進春季攻勢、夏季攻堅和秋季沖刺行動,扎實有序推進交通脫貧攻堅,目前全市共完成交通脫貧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1億元、建成公路2015.52公里。其中,建制村通暢保底性指標共實施完成80個項目508公里,完成投資4億元,于8月底實現100%建制村通暢目標;通村公路“油返砂”整治完成635個項目972.5公里,完成投資4億元;深度貧困村通村通組路提升性指標建成176個項目535.02公里,完成投資3億元。
我市建立完善的脫貧攻堅組織領導體系和運行機制,成立市交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建立分片包抓督導工作機制,成立工作督察組、技術服務團、認定考評組,強化機制保障。市交通運輸局積極向省主管部門匯報,主動與市扶貧、發改、財政等部門溝通對接,深入調查,按期完成全市“油返砂”路段和集中居住30戶以上通組公路項目庫。進一步明晰思路,突出重點,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確保工作有條不紊。及時制定支持鎮安縣率先脫貧摘帽的具體措施,千方百計籌措資金600多萬元支持鎮安脫貧摘帽。
全市按照“一縣一圖、一路一檔、一村一冊”的要求,制定交通脫貧攻堅“作戰圖”和項目清單,掛圖作戰,逐一銷號。建立“每月檢查、季度排名、隨機抽檢”制度,定期預警提醒、及時督辦點評,對工作推進遲緩、整改不力的,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約談。完善監督考核機制,緊盯交通扶貧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切實把好工程質量關。統籌協調各縣區交通運輸局,建立交通脫貧攻堅聯動機制,確保實現同步銷號。建立進度推進臺賬,確保交通扶貧工作穩步推進。
為提升工作質量,確保按期完成認定,市交通運輸局按照省、市脫貧攻堅認定工作相關要求,及時成立3個行政村交通基礎設施認定工作小組,嚴格按照省、市貧困退出行政村瀝青(水泥)路認定標準,采取“縣自查、市認定、省核查”的程序和“初步認定、反饋意見限期整改、二次復核”的認定工作要求開展認定工作。目前,鎮安縣整體摘帽及全市430個(省市計劃388個,縣區政府新增加42個)退出貧困村交通基礎設施達標認定工作已完成,全年交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