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董楠)在今年年初市上召開的兩會上,市政協將“關于加強商洛市區交通綜合治理工作的建議”列為今年重點提案,并進行月度會商,強力推進。目前該提案在各相關部門的重視配合支持下,正在按計劃有條不紊推進實施中。
交通秩序是一個城市的門面,是城市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其好壞直接影響市民幸福生活指數,影響全市對外整體形象。市政協高度重視和關注市區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成立市政府辦、市委宣傳部,市國土、住建、規劃、城管、交通、工商質監,市交警支隊、商州區政府負責同志和部分政協委員組成的“破解市區交通秩序管理難問題”調研組,由市政協副主席熊道宇帶隊,先后深入中心城區工農路、州城路、商中路、商洛市小學、黃沙橋十字及江濱、商鞅大道等10多個交通現場,通過看、聽、訪、談和召開月度協商會委員議政等形式開展了集中調研協商,形成了一些破解城區交通秩序管理難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深化勤務改革,推行嚴管示范街管理。商州大隊以工農路為界將市區分為東西兩片區,再劃分若干網格,落實包抓制度,制定考核管理辦法。將市區交通管理時間延長為12個小時,主要街道巡邏執勤至22時,實行“護學崗”“高峰崗”等制度,有效緩解校園周邊交通壓力。同時商州交警大隊和區城管部門聯合,將工農路、中心街作為首批嚴管示范街,實施全路段禁停管理。積累經驗后,中心城區部分路段交通秩序和市容環境得到較好治理。
優化支路堵點管理,嚴查交通違法問題。對文衛路、東環路、南街、金源一路、金源二路實行了單向通行,調整了北新街、工農路等主要街道的公交站點,解決一些公交站點過密和設置不合理現象,緩解了因此造成的交通擁堵。在市區對大貨車實施限時通行,對車輛亂停亂放、隨意調頭、無牌無證行駛以及行人、摩托車、非機動車闖紅燈等交通亂象和陋習開展專項整治,查扣無牌、無證摩托車5625輛,查處各類嚴重交通違法17236起,查處、糾正工程車、渣土車、貨運車交通違法562起。建立了常態化查處酒駕工作機制,今年以來,全市共查處酒后駕駛985起,成績一直處于全省先進行列。
強力整治違法占道經營。職能部門聯合,對轄區支路特別是背街小巷逐一排查,發現違停、占道經營現象,現場辦公,立即治理。根據市區道路實際,對符合施劃條件的背街小巷,在同向單側統一施劃臨時停車泊位1559個,予以規范、有序停車。
加大投資力度,改善交通設施。針對市區交通標線損毀、磨損不清,嚴重影響交通秩序管理的問題,落實了專項資金,近期正在重新施劃。對立交橋十字的交通指揮崗臺進行了更換,在江濱大道王塬橋十字設立交通指揮崗臺和崗亭各一個,增強了核心路段指揮管控能力。在市區江濱大道、商鞅大道安裝電子警察7組,用于抓拍機動車違停、闖紅燈和超速行駛違法行為,規范了行車秩序,使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