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婷
5月12日清晨,洛南縣古城鎮何村居委會院子里熱鬧非凡。從市上、縣上來的農機專家,正在給鄉親們普及農機使用知識、講解安全操作要領。十里八鄉的村民還帶來了自家的農業機械,讓專家們給檢測一下。
“農業機械磨合是指新購置的或大修后的柴油機、拖拉機、微耕機等機械在投入使用前,按照一定的潤滑、負荷、速度規范進行試運轉,使機械達到能承受正常負荷的技術狀態。”洛南縣農機安全監理站工作人員陳寶軍由淺入深地娓娓講解著。村民宋錄娃抱著小孫子來聽課,急忙舉手問道:“請問使用機械時咋防止人身傷害?”陳寶軍回答:“要注意排氣危害,防止高壓噴油浸入皮膚造成危險,運轉后的發動機和散熱器中的冷卻水或蒸汽接觸到皮膚會造成燙傷,應該在發動機停止工作至少30分鐘后才能接近……”齊學民和陳雙成是寺坡社區的村民,專程趕來學知識,聽了專家的講解后連連點頭,小聲議論著還是要多聽聽專家培訓,操作起來才不會走彎路。
培訓結束后,村民和專家分別操作微耕機,探討操作要領。一旁的技術人員指揮村民將農業機械開到檢測儀器上,檢測剎車靈敏度等安全性能。洛南縣雄風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超,帶來了20多臺機械進行檢測,他激動地說:“專家給我們培訓知識,還幫忙檢測農機安全性,真是雪中送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