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看到村子的變化,高壩店鎮魚塘村支部書記陳書成激動地說:“包扶干部精干,幫扶工作扎實,貧困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
打硬仗消除貧困建奇功
沒有硝煙的戰場,仍然面臨一場脫貧“硬仗”。
“無論遇到多大困難,我們都要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去克服。群眾不脫貧,干部不撤離!”山陽縣縣委書記張國瑜的堅決態度,表明了縣委、縣政府的決心,同時也給幫扶部門和駐村干部樹立了必勝信心。
袁立博是交警大隊派駐板巖鎮石莊子村第一書記,他長期堅守在脫貧第一線,放棄節假日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夜以繼日地研究村情實際,與鎮村干部群策群力改變貧困村面貌。他們指導新建3層7間560平方米標準化村級服務中心,幫助村上建起核桃園2200畝,集中連片規劃油用牡丹820畝,組建合作社2家,帶動26戶貧困戶發展散養土雞3000只,香菇10萬袋,扶持全村貧困戶發展中藥材1600畝,16戶貧困戶發展規模養殖,幫助97戶貧困戶申請產業發展儲備金貸款420萬元。硬化通組路4條10公里,入戶聯戶串戶路152條4.4公里,新建便民橋5座110延米新修蓄水池20處70立方米,更換主管道5300米,支管道1.08萬米,安裝入戶水池480個。去年,該村脫貧193戶645人,貧困率下降為2.57%。
成傳意是漫川關鎮萬福村窯口組低保貧困戶,他沒有因“萬福”得福,卻因病因學致貧,一家4口居住在3間破舊土房里,人均年收入僅1300元。縣委書記張國瑜包扶以來,采取政府投、干部幫、包扶單位籌的方法,累計投入資金1.3萬元,硬化其居室110平方米,粉白墻220平方米,改造廁所1個,添置沙發、電視柜、茶幾、床品各一件,并幫助解決貼息貸款4萬元,發展蒼術、豬苓等中藥材種植。2016年,成傳意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3740元。
據悉,2016年山陽縣啟動建設60個精準脫貧示范村,投入各類建設資金5.52億元,全縣共發展專業合作社(協會)523個,建成產業基地756個……截至2016年底,全縣貧困戶脫貧8900戶2.9萬人,41個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