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濤)在享有“終南首邑、山水畫廊”美譽的山城柞水,活躍著一支柞水國稅局志愿服務隊,他們全力推動志愿服務活動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與廣泛贊譽,先后被省市授予、“學雷鋒示范點”、市級“最佳志愿服務組織”等榮譽稱號,多名同志被授予省級、市級“優秀志愿者”。
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宣傳,不斷壯大志愿團隊。經過5年多的發展,柞水“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已成為一支以共產黨員為骨干、以青年干部為主體的專業化志愿團隊,志愿者由成立之初的8人發展壯大到44人,占全局在職職工的60%。并注重培訓引領,通過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厚德陜西”道德實踐、雷鋒精神專題研討等活動,開展志愿者納稅服務知識講座、稅收知識競賽等活動,以提升業務技能,為更好向服務對象提供優質志愿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切實完善服務格局。制定了《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實施意見》《學雷鋒志愿者嘉許制度》等保障機制,有效促進了志愿服務活動的專業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建立了“以崗定責、以責促崗、量化考核、獎懲兌現”的志愿績效考核機制,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推優樹模的重要條件,以鼓勵志愿者樹正氣、做楷模;實現志愿者信息化管理,除在社區及民政部門完成志愿者注冊備案之外,還在手機上下載了“志愿云APP”,實現了志愿者注冊、志愿項目發布、志愿者招募及報名、志愿活動時長積累等網上全程監控、跟蹤與登記,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科學化和信息化水平。
全力打造志愿品牌。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崗,扎實開展“問需求解難題政策上門送服務”“便民辦稅春暖商山”等主題實踐活動,積極構建“4+X”稅法宣傳框架,為納稅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開展“守望夕陽”、關愛“空巢”老人志愿服務活動,走訪看望100多位老人;廣泛開展“大手拉小手”“扶貧助學情暖山城”等圓夢行動,積極幫助留守兒童實現上學夢想;實行“志愿者包戶”工作機制,傾力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成立鑫興養雞、盛翔養蜂、天和中藥材種植3個專業合作社,2016年實現了20戶貧困戶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