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防結合,嚴防森林火災。全縣每年度防火期投資100余萬元,發放宣傳資料50余萬份,刷寫和維護大型固定性標語3000條,張貼宣傳條幅3.5萬條、《森林防火通告》和《森林防火戒嚴令》6000份,出動宣傳車3000余輛(次),召開各級培訓會(課)200余場,持續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力度。同時,緊緊圍繞“少發火、不死人”的森林防火目標,嚴格落實“一案雙查”、月考核、森林防火期24小時帶值班等制度,狠抓源頭管理,積極開展“查隱患、破火案”專項行動和野外用火巡查,實現多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發生。
強化監管,嚴防有害生物。按照“監測無盲區、監管無漏洞、除治無死角”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目標,建立業務和行政“雙線”責任制,全面夯實工作責任。強化監測預警、檢疫監管,積極開展林業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共累計出動執法宣傳車輛120車次、執法人員580人次,送達《林業植物檢疫監管告知書》、簽訂《松材線蟲病檢疫承諾書》316份,檢查涉木經營單位133家,復檢原木(板材)3436立方米。加大資金投入,組建專業隊伍,實施經濟林病蟲害防治,共累計籌措資金530余萬元,購置高效氯氰菊酯等各類藥物8680箱、大型噴藥車、手推式機動噴霧機等設備361臺,投放到18個鎮辦核桃科管示范點,組建村級防蟲專業隊54個,實施核桃病蟲害防治9.5萬畝,為促進全縣核桃產業提質增效、林農增收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
明晰產權,深化林權改革。山陽縣是全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點先進縣。2009年,將全縣417.64萬畝集體林地明晰了產權,核發《林權證》75926本,共涉及18鎮辦、239個村(社區)、46.89萬人、166541宗林地,建設了標準化縣級林權管理檔案室,實現林權信息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同步接軌,全面完成主體改革任務。2011年,成立了山陽縣林權信息管理服務中心,并推動和深化集體林權配套制度改革,印發了《山陽縣集體林權流轉管理暫行辦法》等規范性文本,積極開展政策性森林保險、集體林生態效益補償兌現、集體林權流轉、林下經濟等配套改革工作。5年來,全縣累計完成集體林權流轉20萬畝,兌現生態補償資金12059.67萬元,實現群眾增收13559.67萬元。2016年,集體公益林地森林保險投保174.35萬畝,覆蓋率達100%,全面鞏固了改革成果。(張詠琦 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