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包子也是多數人的喜愛。”將香椿燙好,與雞蛋一起包成包子,也是很多人的喜愛。香椿包子外面少有賣的,必須得放在自家做。“我娃平時就愛吃粉條包子,有一次我試著包了個香椿陷的,他一下子吃了4個。”市民王大媽說。
記者了解到,香椿之所以受很多人歡迎一是香椿有一種獨特強烈的香味,吃起來清脆爽口,味美,口感好;其二可能與季節有關系,二三月間氣候干燥,有些悶熱,人的食欲大大削弱,厭食,總想吃些清淡、涼爽、開胃的菜蔬。而涼拌香椿正好符合了這樣的條件。
香椿采摘成樂趣
春天,本是適合出游的季節,人們樂于在閑余時間帶上家人和朋友出門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但由于時間緊,假期不多,常逛的景點就幾個,所以旅游愛好者便越來越偏向鄉村游,摘草莓、摘櫻桃總是有不同的借口去鄉村溜上一把,感受農人的樂趣。時下,正是香椿采摘的好時機,便有不少游客走近大山,去享受采摘香椿的樂趣,在丹鳳縣某企業上班的陳一安就是其中一位。
4月12日,陳一安叫上了兩個好友,分別帶了自己家里人,一同去了丹鳳縣寺坪鎮的山上采摘香椿。他是去年路過這里時看到了香椿樹,趁著周末,剛好和家人好友出來游玩,順便摘點香椿。出門前,好友還調侃他,現在的香椿樹已成稀罕,恐怕他認錯了,把別的樹認成了香椿吧。所以,只有他自己做好了采摘的準備。
經過近1個小時的周折,他才尋到了曾經的那一棵香椿樹,沒想到椿樹給他面子,長了很多嫩芽,一行人一看樂了,妻兒都高興地讓他去采摘一些。看著他爬樹,采摘的興奮勁,曾調侃他的好友著急地在一旁催促他下來,他不明就里,下樹之后,才知道好友要跟他換衣服。于是幾個男的都相繼地上樹感受了摘香椿的樂趣。
回家后,幾個家里都做了香椿菜,因為香椿新鮮,做出來的菜味道極其鮮美。陳一安的好友打來電話說下周有空繼續去摘,他還四處打聽了其他有香椿的村鎮。“工作了一周都很疲憊,周末到鄉村,感受一下新鮮空氣,再享受下勞動的果實,心里十分愉悅。”陳一安說。同時,他也建議,若有想去采摘香椿的人,要注意保護樹木,上樹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香椿伴隨人成長
周紅燕的娘家在二龍山水庫后的一條溝里,常被人稱為“野人溝”。自小,香椿就一直陪伴著她。“椿樹椿樹你為王,你長粗來我長長,你長粗來好解板,我長高來好挽卷。”這是她兒時最深的記憶。
小時候,常聽老人說,過除夕時,只要到香椿樹下祈禱,個頭就會變高。個頭增高了,長大好“挽卷”嫁人。于是,每年過除夕,她就和姐妹們一起到家附近的香椿樹下祈禱,希望自己的個頭快快長高。稍長高些時,看到大人們每年春天拿著桿子去夾香椿,她們也會一同跟去。母親總是告訴她,別看香椿難聞,但吃起來味道很好。那時候她還小,覺得什么都很有意思,總想著幫母親夾一些,母親總是不讓。有一次趁著母親不在家,她偷偷拉著竹竿到了椿樹下,但由于個頭太矮,即使踮著腳尖也夠不到。再后來,上初中了,她在學校住宿,到周末回家時,她還是念念不忘夾香椿,再三央求下,母親讓她去夾些回來。這時的她個頭已經長高了,不用踮起腳尖就能夠到香椿了。母親還笑著說,是椿樹保佑的。
等到十幾年過后,她回娘家時,想起了自己曾經喜歡夾香椿的經歷,問起了母親,是否附近還有香椿樹。母親告知她還有幾棵,她聽了非常高興,似乎找到了曾經失去的記憶一樣,帶上孩子叫上丈夫,一同來到了香椿樹下,夾起了椿芽。由于椿芽已稍顯老,很難夾下來,母親給竹竿上綁了一個鐮刀,用手掂了一掂,覺得還算結實,便交給了周紅燕。一旁的孩子像當初的她一樣,著急的也想夾,她也像當初的母親一樣,心疼自己的女兒,沒有讓她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