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在近日舉行的第28屆楊凌農高會上,我市攜200多種特色農產品組團參展,全面宣傳展示我市生態特色農業發展成效,受到了參展觀眾的認可和歡迎。
組團參展農高會,既是為了宣傳推介商洛的特色生態農產品,也是交流學習的重要機遇。每一屆展會,都會有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登臺亮相”,我們應緊緊依托這個平臺,在展示推介的同時,懷抱學習借鑒的態度,善于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加快提升我市的農業產業科技水平和農特產品質量。
立足特色,打造品牌。商洛的優勢在生態,商洛的發展也離不開生態。如果忽略或偏離了這個基本坐標,就可能丟失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因此,我們應該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深入挖掘綠色生態資源,著力謀劃形成一批營養價值高、市場認可度高、附加值高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形成產業集群,并借力“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這塊金字招牌,聚力打造傳得開、叫得響的農特產品品牌,全面提升我市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助力山地名優農產品“飛”出深山。
豐富業態,拓展市場。商洛生態資源富集,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關鍵是要創新業態模式,實現特色生態資源價值的最大化。一方面,要打開眼界,更新觀念。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善于學習和研究新一輪科技變革催生出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賦能農特產品優化提質,想方設法“走出去”。另一方面,要開動腦筋,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要積極探索創新,進一步拓展市場網絡,開辟新的銷售市場。同時還要統籌兼顧,豐富業態、提前布局,做好線上線下、國內國際、傳統與現代的銜接與轉換,推動我市名特優新農產品輸出多線突破、多點開花,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