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琳
當下正值烤煙收獲時節,在鎮安縣永樂街辦山海村,村民們頭頂烈日,揮汗如雨,忙著采摘蒲扇般大小的煙葉。
8月6日,村支書師禮金來到脫貧戶閆豐學家中,笑著說:“你這幾年徹底翻身了,去年烤煙凈收入能有18萬元吧,日子越過越好啦。”
今年68歲的閆豐學,通過幫扶,前年和去年種了五六十畝烤煙,兩年平均收入都超過了10多萬元,可此前的日子卻是另一番景象。
閆豐學家里有3個智障兒子,當時賣糧食一年收入只有幾千元,家徒四壁,生活不得不靠左鄰右舍的幫助。“干啥都要靠別人,正月間我還要出去借糧食。”閆豐學的妻子劉應枝對以前的艱難困頓記憶猶新,“當時奔小康想都不敢想。”3個兒子雖有勞力,夫妻倆卻不敢讓他們外出務工掙錢。
2012年,在村上的鼓勵支持下,閆豐學一家種植了20畝烤煙,但由于缺乏技術,加之交通不便,收成一直不穩定。
鎮安縣是全省烤煙產業重點縣,所產煙葉成熟度好,組織結構疏松薄軟,色澤油潤豐滿,成為各大煙廠的搶手貨。山海村2015年起把烤煙種植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來抓,有22戶貧困戶通過種植烤煙順利脫貧摘帽。短短幾年,村里的烤煙種植有了新變化。
“縣煙草公司給村上配建40多個標準化烤房,育苗、管護、采摘、烘烤、分類等環節也都有技術員全程指導,所以近3年烤煙長得好,收成也好!”永樂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儲召輝介紹。今年全村26戶煙農種植的1100多畝烤煙豐收在望,目前已全面進入烘烤階段,預計總收入260萬元以上。
2018年,閆豐學家門口修通了水泥路,運輸問題迎刃而解,他就多租種了30畝地擴大烤煙規模。去年烤煙豐收,賣了22萬元。
如今已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的閆豐學說:“一片葉子烤成型,就是三五毛錢,只要勤勞點,日子就好過。老大老二兒子都成了家,陸續給家里添了5個健康活潑的孩子。在鎮上移民搬遷點,我們還有兩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家具家電全是新的,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平整的水泥場院上晾曬著五味子,生產用房邊雞、羊叫聲此起彼伏。今年除種了50畝烤煙外,閆豐學家還養了27只羊,種了近兩畝地的白及、魔芋、蒼術。正在家門口地里干活的兒子們,不一會兒便滿頭大汗,雖然很辛苦,但他們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