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精神
本報評論員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社會穩定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抓綱提要、振聾發聵,為根治餐飲浪費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如何厲行節儉多次作出指示,強調要建立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懲戒機制。2013年1月17日,他在新華社《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的材料上明確作出批示:“要采取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的舉措,加強監督檢查,鼓勵節約,整治浪費。”
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這么大的國家,要根治餐飲浪費行為,既要靠教育引導,德育教化,更要靠立法規范、法律制約。既要有大法管宏觀,又要有實施條例管具體操作,不僅要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黨和政府的國家意志,更要讓敬天惜糧、禁止餐飲浪費成為全民的社會自覺。只有依靠法律重器的嚴厲約束,才能根治住餐飲浪費的嚴重態勢,只有織密結牢制止餐飲浪費的防護網,才能形成上下同欲、全民協力、舉國節儉惜糧、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糧倉系國脈,民心定乾坤”。糧食問題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我國耕地只占世界的7%,卻要養活占世界20%的人口,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雖然我國的糧食生產連續實現增長,但消費也在不斷增長。一個值得全社會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是,我國的糧食增產低于糧食消費量,而且糧食生產在一定的單位面積內,增產總有達到最高值的那一天。如果任由糟蹋浪費,糧食供應就難免水漲船高,一旦戰爭、饑荒、災難來臨,就會出現短缺緊張。因此,要保障糧食安全,向內挖潛,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就是一個必選動作。
制止餐飲浪費,科學用餐是前提,必須有健全的社會治理制度來保障。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性、特殊性,切實強化責任意識,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聞令而行,不打折扣,決不能一陣風、走過場。要做到以上率下,在各級巡視巡察中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監督重要內容,以好的黨風帶動好的政風,進而帶動形成好的民風。要加強餐飲行業規范建設力度,充分發揮餐飲行業協會作用,制定相應的餐飲企業管理、餐飲制作、餐飲消費、餐廚垃圾處理標準,在餐飲行業推行科學、節約的消費模式,提倡小分量、小餐食。對鋪張浪費的行為,要建立規范的約束機制和懲戒機制。特別是要發揮立法在遏制餐飲浪費上的規范和引導作用,進一步完善立法,應當就餐飲浪費行為制定專門的法律,對餐飲浪費行為進行全面、細致的規定,從制度上遏制餐飲浪費,禁止設置最低消費,建立節儉消費提示制度等,為禁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執法和監督提供充分的規范依據。針對餐飲浪費行為規定相應的處罰措施,嚴禁影視劇有誤導、誘導消費的餐飲浪費情節、鏡頭,禁止誤導青少年的網絡吃播,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餐飲消費環境。要從執法角度盡快確立監管部門,明確監督執法處罰,堅決打擊浪費糧食行為。另外,還要建立獎勵激勵機制,對“光盤”“吃不完兜著走”的文明消費予以激勵。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生于憂患、戒奢以儉,是關乎14億中國人吃飯的大事,任何時候,再怎樣強調愛糧節儉都不為過。比排場、講闊氣,大肆鋪張浪費的餐飲風氣必須堅決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