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萌


為了實現自家富裕,他大膽發展養殖業;為了帶動群眾致富,他變身產業致富領頭人;為了村里的產業發展,他搬石塊時不小心跌下山崖受傷;如今,為了村里環境更美,他又拖著未愈的傷東奔西走……他,就是丹鳳縣武關鎮南坪村副主任田吉良。
養殖能手 幫帶鄉鄰
田吉良家住武關鎮南坪村寨子塬組,幼時家境貧寒,但他頭腦靈活,踏實肯干,18歲時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2007年,他發展了一萬只蛋雞,成了村里有名的養殖大戶。2012年,為響應政府號召,田吉良帶頭開辦養豬場,經過七八年的發展,目前田吉良的養豬場存欄120頭,去年僅養豬一項凈收入17萬元。“去年村上工作太忙,兒媳在縣城教書,妻子照顧孫子,我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沒有上小雞仔。”田吉良笑著說道。
對于田吉良來說,2013年是他畢生難忘的一年。由于偽狂犬病毒的侵襲,豬場200多頭豬死亡;由于腎傳支病毒的擴散,雞場里5000多只雞不能下蛋。這一年,田吉良賠了30多萬元。眼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經深思熟慮后,田吉良帶領10多名村民去關中、延安等地修河堤、出苦力賺錢。
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后,2015年他回到家鄉南坪村,重整旗鼓,從頭再來。聽聞大荔縣的蛋雞不錯,他實地考察后,從大荔縣引進5600只蛋雞,吸取從前的教訓,更加注意養雞時的防護工作,將老本行繼續下去。同時購買了20只能繁母豬,自繁自養,不斷發展壯大。看到他的養殖業越做越好,鄉親們也跟著養豬養雞,有養殖問題都會找他幫忙,他總是熱心地幫助大家。
2015年,在鄉親們的支持下,田吉良進入南坪村兩委會。當了村干部,他更是發揮自身所長,積極幫助群眾發展產業。南坪村每年都要開展4至5次種養殖技術培訓,田吉良擔任講師,為村民傳授他的養殖經驗。村民解朝存今年50歲,原住曾家溝,去年搬遷至武關移民點,居住地的變遷使得他少了收入來源,只得出門打零工掙錢。田吉良了解情況后,到解朝存家中,與其深入交談。“我在家能做啥?我也不想出去……”面對解朝存的困惑,田吉良給出了答案:“惠家坪村惠忠厚通過種植黃芩致富啦,咱這地方適合種植黃芩,你也可以試試發展黃芩,有啥不懂你隨時打電話。空閑時間你還能繼續打零工,這樣你就多一項收入。”如今解朝存已發展了近10畝黃芩、1畝天麻,收入大大增加。
盡責盡職 群眾點贊
村上的工作瑣碎而復雜,田吉良用細心和耐心詮釋了一名村干部應有的擔當,很快得到大家的認可。家住曾家溝的楊金勝,大兒子楊奎平先天性腿部殘疾,小兒子由于騎車摔倒落下了病根。生活的苦難使得他們防備心較重,不輕易接受他人的關懷。楊金勝家中水管壞了,田吉良找工具前去幫忙修;楊奎平大齡未婚,田吉良四處張羅幫忙介紹對象;楊奎平打工沒出路,田吉良聯系本村黨員、駐南京商會副會長耿明生,動員他去南京商會務工……如今楊金勝一家看到田吉良,遠遠就會招呼他去家中喝水。
2016年,田吉良同村支書段大民處理矛盾糾紛16起,誰家有點小矛盾,田吉良馬上前去調解,將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南坪村山大溝深山林眾多,2016年以前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森林火災,村委會加大宣傳力度,逢會必講。每逢重大節日,田吉良就去重點區域巡邏,找往日經常焚燒秸稈的村民談話,2017年以來,南坪村無一起森林火災發生。
2018年7月,南坪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田吉良擔任理事長。從此,他身上又多了一副擔子,整天為村里的事情忙個不停。村民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大家都笑著說:“田主任心眼兒好,要不是忙村里的事兒分心,把自家的產業搞好,他一年要多掙多少錢哩!”
心系村務 帶傷上崗
四月的南坪村,樹木葳蕤,芳草鮮美。筆者見到田吉良時,他正夾著拐杖跟巡查大隊的工作人員一起督促村民將家門前院落的坑填上。“晚上這里沒有燈,如果有人意外掉下去怎么辦?拉些土把它填平吧,村里整個環境好起來,對大家都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一會兒,原本還略帶抵觸情緒的村民便答應用土將坑填平。
南坪村村支書段大民關心地說道:“你腿還沒好,還是多在家休息,工作不要太操心了,有我們呢。”“這兩天好多啦,在微信群里看到你們都在忙,我也不能閑坐在家里呀。”田吉良答。
據段大民介紹,去年3月份村上種了15畝狝猴桃,由于灌溉不到位,加上天氣干旱,一部分狝猴桃樹苗旱死了。今年3月12日,他同田吉良一起去西安市周至縣買了一批優質狝猴桃樹苗,回來后進行補栽。隨后,二人去曾家溝看水源。“從那里將水引過來,就可以實現15畝狝猴桃的灌溉作業,可惜有兩塊大石頭擋住了施工的路,吉良在搬石頭時一不小心從崖邊跌了下去……當時我們都嚇壞了,急忙叫了救護車,喊了村民一起下去找他。”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段支書嘆了口氣,陷入沉默。
田吉良主動打破了沉默:“真是不幸中的萬幸,那個崖有十七八米高。我摔在水溝里,衣服全都濕了。大概半小時后,曾家溝的鄉親幾乎都來了。他們把我放到門板上,把干凈衣服給我換上,將我抬了上去。”
半小時后,田吉良被救護車送到了丹鳳縣醫院。經全面檢查后,發現他的左腳踝骨出現裂縫,右股骨頭骨折。3月19日,西安專家來丹鳳為田吉良做了手術,兩周后順利出院。
躺在醫院的這段時間對田吉良來說無限漫長,當他看著微信群里其他干部都在入戶、開會、整治村中環境,心中萬般焦急。“村里事情多,多個人就多份力量。我得趕緊好起來回去和兄弟們一起工作。”躺在病床上的田吉良想。回到家后,他再也躺不住,就開始忙起了村上的衛生環境整治工作。
如今,60歲的田吉良每天依然在為村上的工作忙碌著,說起自己這些年的辛苦與努力,田吉良瘦削的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我這人精神頭好,也不怕苦累,能為群眾干些事,看到村里建好了,村民日子過好了,心里就高興!”
田吉良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可。南坪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斌評價他:“田吉良農村工作經驗豐富,在群眾中威信很高。發展產業時吃苦耐勞,開展工作思路清晰,既照顧了自己的小家,又顧了大家。他主動帶領本村群眾增收致富,鄉村振興需要他這樣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