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斌)2019年,我市漁業漁政工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做強冷水養殖,發展休閑漁業,推進增殖放流,嚴打非法捕撈,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和水域生態環境修復“兩促進”。
示范推廣新技術。市上引進池塘內循環跑道養魚技術,建設示范點2個,創建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點2個,建設市級現代漁業園區15個、健康養殖示范場8個,增殖放流經濟魚類100萬尾、大鯢4000多尾,水產品產量預計達到4900噸,實現產值2.2億元。
培育創建新品牌。挖掘冷水資源,引進推廣三文魚、鱒鱘魚等名優品種,新建冷水魚養殖基地3個,累計達到30個,冷水魚養殖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打造了秦嶺冷水漁業品牌。將漁業與休閑娛樂、觀賞旅游、餐飲美食有機結合,成功舉辦首屆小龍蝦捕獲節,培育了商南金秦嶺、柞水群浩等一批休閑漁業品牌。
執法邁上新水平。在全市實施“中國漁政亮劍2019”系列執法行動,出動執法人員800多人次,開展重點水域全面禁捕、違規漁具清理整頓、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等6個專項執法活動,深入排查49家大鯢人工繁育單位和13家經營利用單位,抽檢樣品105個,沒收非法網具48張,電魚設備10套,驅離垂釣人員1000多人次,現場教育100多人次,處罰違法行為11起,提起公訴8起13人,有效打擊了違法行為,保護了水域生態環境。
聯合搭建新平臺。市上在商州、洛南、鎮安建立了3個水生動物疫情測報點,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省水產專家服務團、省水產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建立漁業科技服務聯盟,建立漁業病情測報系統和遠程診斷系統,搭建了科技服務新平臺。
脫貧打造新亮點。全市建立10個漁業產業脫貧示范點,通過聯辦聯營、入股分紅、就業務工等形式,帶動貧困戶1092戶4158人發展漁業實現脫貧增收。舉辦全市漁業產業脫貧技術培訓班2期,深入一線開展技術指導50多場次,培訓指導群眾6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