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近期以來,商南縣組建穩增長資源盤活專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采取多種途徑盤活閑置低效資源,有效破解投資運行、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力爭到2020年底成功盤活全縣50%以上閑置低效資源,使50%以上的企業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縣上根據綜合評價等級引導企業自主盤活,由縣經貿局牽頭,縣域工業集中區管委會配合,完善企業綜合評價體系,綜合評價以企業的產值、稅收、人均產出、單位能耗增加值、單位排放增加值以及生產經營狀況等指標為主,按評價結果將企業分為支持類、提升類、淘汰類3個等級。對支持類企業,加大培育力度,指導企業更快提高產能釋放;在項目建設、資金申報、創新發展、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傾斜;在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前提下,對金融服務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對提升類企業,鼓勵技術改造升級盤活,在產業政策等方面進行引導,對存量土地、礦山、廠房、設備設施等閑置資源進行升級改造,增加研發、設計等高附加值環節,提高土地、廠房、設備設施等資源使用效率,使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對該類企業中低于縣上園區準入標準的,以及在國家產業目錄限制和禁止范圍內的低效企業,依法依規實施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推動企業技改升級或逐步實施項目退出。對淘汰類企業,確需通過土地轉讓或股權變更改變原發展內容的企業,實施土地嫁接盤活,在結合園區定位、產業規劃等指標的前提下進行項目更迭,新項目實施新的準入標準、簽訂新的入園協議;對該類企業中涉及環保、安全問題的企業,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手段,停止各類財政補貼,加大整治力度,倒逼企業轉型、二次招商或退出。
縣上通過政府主導盤活低效資源。通過調整用地性質予以盤活,優化完善區域整體規劃,調整工業用地指標向園區集中,明確各區域產業發展方向,為盤活再利用提供前置依據;對原有工業用地規劃指標不能滿足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需求的單一地塊,政府通過明晰產權、變更土地用途、調整規劃指標,發展符合園區功能布局和產業定位的高端產業,使閑置低效資源進行改造、實施盤活,同時按新用途補繳土地出讓金。通過回購或設立基金盤活,針對停產企業,確實無法正常生產的,以遵循實際投入為原則,與企業進行回購談判。通過開展評估、簽署轉讓協議、地上物補償、收回土地及地上物、引入新項目等主要環節完成土地循環利用。采用發起土地開發建設基金或利用已有基金,按照風險共擔、收入讓渡的思路,對工業閑置低效空間資源進行再利用,在達到項目準入標準的前提下,實現盤活增效。通過政府收儲方式盤活,針對到期未開工項目,由縣自然資源局牽頭,依據國家及省市土地供應要求,依照土地出讓合同約定條款,與企業進行土地收回談判。通過收儲成本評審、簽署收儲協議、退還剩余年限土地出讓金、納入土地儲備、推動收儲土地二次上市等主要環節完成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