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長民
“自從我參加了省婦聯組織的實用技能培訓后,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能手。”近日,面對筆者,洛南縣古城鎮致富女能人常榮俠深有感慨地說道。
苦難家庭致富無門
常榮俠現年39歲,家住洛南縣古城鎮中山村四組,全家4口人。她的丈夫患有高血壓,一次干農活時突然暈倒,腿不幸受傷落下了后遺癥,現在走路腿有點跛,也不能干重活。常榮俠家是古城鎮2015年在冊貧困戶,她平時在家相夫教子,守著幾畝薄田、賣點涼粉勉強維持生活。2016年2月,她和丈夫在家里用電鋸截柴火時,年幼的女兒跑過來玩,不小心讓電鋸割傷了臉部,女兒一個耳朵也差點被鋸子割掉,為此女兒在西安看病花了兩萬多元錢,加上丈夫住院的花費,她家里共欠有外債4萬多元,眼看村子里的群眾一家家兩層小洋樓拔地而起,有人還開上了小轎車,自己卻外債纏身,住的還是20世紀90年代修建的房子,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危房,她想要通過自身努力改變現狀,卻找不到好的方法,致富無門。
楊凌培訓觀念轉變
2013年3月,常榮俠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駕照。2015年7月,她幸運地參加了陜西省婦聯會、省扶貧辦在楊凌舉辦為期7天的實用技能學習培訓,在那里她學到了電子商務知識、農村實用技術、農村婦女如何自強自立及怎樣創業等實用技能,她說:“身為深山里的農村婦女,我整天圍著鍋臺轉,頭發長見識短,通過學習培訓,我思路開闊了,眼界也寬了,覺得自己這么多年的光陰真是虛度了。”通過楊凌學習培訓,她明白了:一個女人只有自強才能自立,農村婦女只要肯吃苦,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也一定能擺脫貧困。
2016年4月,她依靠脫貧攻堅的金融扶貧政策一次貸到了3萬元的無息貸款,又從親戚手里借了1萬多元,買了一輛小汽車,一個貧困戶貸款買車在這個封閉落后的村子里一度成了新聞,有人說她是“扎勢”,也有人說她是窮瘋了胡折騰等等,各種流言蜚語撲面而來,但常榮俠是一個做事潑辣而且很執著的女人,面對別人的非議只是嫣然一笑,堅持做自己的事。
勤勞致富摘窮帽
古城鎮蟒嶺山中擁有豐富的橡樹資源,人們把成熟的橡仁打回來,去殼、晾干,然后打成淀粉,再用淀粉做涼粉,每公斤橡子可以做兩公斤涼粉。橡仁涼粉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尤其是對水質的要求十分嚴格,古城鎮高塬村、中山村群眾多用蟒嶺深山中流出的無污染的泉水加工。橡仁涼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鉀、鈉等人體所需的營養和微量元素,低熱無毒,對人體有收斂和保護功效,經常食用可使人厚腸壁、健自體、強骨骼,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橡子涼粉水分含量高,且給人一種飽脹感,又是低熱量的食品,非常適合減肥者,其產品勁道好、口感清香、風味獨特,是洛南具有地方特色的純天然食品之一。
以往,當地村民都是在家里把橡仁涼粉做好后,騎上自行車去寺坡、古城、三要、靈口等周邊集鎮上售賣,常榮俠沒有買車之前也和她們一樣騎自行車走街串巷叫賣橡仁涼粉,自從她有了車以后,便擴大作坊規模,開上車把自己加工好的橡仁涼粉送往縣城及周邊集鎮的大小酒店,過去靠自行車賣橡仁涼粉一年最多只能收入幾千元錢,2017年她開車做同樣的生意,一年收購橡仁1噸多,出售橡仁涼粉盈利3萬多元。
2017年9月,她出資1萬元拿到古城鎮政府分配給她家100平方米的安置房,搬出了窮山溝里曾經的危房,住上移民小區安置樓。在各級部門的精心幫扶下,她家2017年人均收入達7500元,2017年12月底,常榮俠在全村率先脫貧,成為古城鎮遠近聞名的勤勞致富典型。
據了解,今年以來,常榮俠出售橡仁涼粉盈利3萬多元,兒子在西安打工收入兩萬多元,預計常榮俠家2018年人均收入在12500元左右。過去深山中的貧困戶,如今依靠黨的好政策,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成為古城鎮的致富女能人。“人生的征程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和心境處于一種麻木、沒有斗志的狀態。”常榮俠在脫貧攻堅惠民政策的指引下,用短短兩年時間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幸福生活,她常常對身邊的朋友說:“扶貧更重要的是要扶志、扶智,貧困戶‘等、靠、要’的懶漢思想不根除,就永遠難拔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