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商南”系列報道之四
陳濤程 金 成 李治軍
日前,走進商南縣城關街道辦十里鋪狝猴桃示范基地,只見施工人員忙著整地、開溝……吆喝聲和推土機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該基地由商洛市豐聯集團投資,規劃建設3000多畝的高標準狝猴桃產業園。
在脫貧攻堅中,商南縣提出“發展一項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理念,確定大力發展狝猴桃產業,按現代農業的標準,著力將小小的狝猴桃發展成增收作用大、貢獻率高的支柱產業。
立足優勢選產業
商南縣立足縣內無污染的原生態環境、適宜狝猴桃生長的氣候、土壤條件等優勢,作出了“興果富民”“加快狝猴桃產業發展”等重要決策,堅定把狝猴桃作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
沿著這樣的導向,縣上把狝猴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結合特色小鎮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等,確立了“優質化栽植、標準化建園、規模化發展”的要求,規劃“十三五”期間每年新建高標準狝猴桃基地5000畝以上,到2020年,力爭發展到5萬畝以上,實現年產值1.1億元以上。
之后,組織相關人員前往周至、西峽等省內外縣區考察取經,堅定發展信心,積極培育、引進企業引領發展,形成產業“火車頭”。
產業鏈上做文章
發展中,縣上引進徐香、金桃等優質適生狝猴桃種苗,指導企業和果農推行標準化栽植,堅持使用有機肥,確保產品質量。
在此基礎上,積極延伸產業鏈。按照“以旅促農、農旅一體”思路,聚力打造集休閑觀光、親子采摘于一體的狝猴桃產業園,目前,已建成富水萬畝、城關街道辦豹子河流域3000畝等狝猴桃產業園。加快跟進產品的儲藏、加工,在富水、十里坪等鎮建成了狝猴桃冷藏室,鼓勵試馬鎮秦山林寶果酒專業合作社開發狝猴桃酒,促成商南果業公司等龍頭企業啟動建設狝猴桃深加工產業園。
同步,大力拓展國內外市場。組織相關企業參加農高會、絲博會,推介商南縣狝猴桃產品,支持一龍頭企業與意大利企業簽訂了狝猴桃購銷合同,發展訂單農業,深入推進“農超對接”“農校對接”等交易方式,在10個超市、長安大學等兩所高校、120多個鎮村電商服務點設立了商南狝猴桃銷售點。這些舉措,使商南縣狝猴桃產品供不應求,也提前解決了群眾大面積發展狝猴桃的后顧之憂。
五個強化做保障
為了將狝猴桃發展成主導產業,縣上著重從五個方面加強保障。
強化機制配套。結合“三變”改革,鼓勵貧困群眾采取土地出租、務工、資金入股等方式,與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戶的收益。其中,該縣佳億德果業公司在富水鎮流轉2000多畝土地栽植狝猴桃,流轉期限30年,已兌付流轉費用近300萬元。
強化環境保障。對規模發展的狝猴桃產業基地,嚴格落實“一名縣級領導牽頭,一個縣直單位包抓,一名鎮辦主要負責人主抓,一套人馬全程參與,一名技術員跟蹤服務,一套細化工作方案”的“六個一”包抓機制,實行保姆式服務。
強化政策扶持。出臺了狝猴桃建園、儲藏、加工、銷售全產業鏈近20項產業政策予以扶持。其中,對集中連片發展100畝以上的,給予每畝300元至600元“以獎代補”資金;對獲得狝猴桃著名商標以及在西安、南京等大中城市開設狝猴桃專賣店的企業,給予10萬元至20萬元的資金補助。
強化設施配套。按照“市場主體抓基地建設,黨委政府抓配套設施建設”的思路,整合資金集中支持狝猴桃產業配套設施建設。
強化技術指導。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院校專家擔任發展顧問,并組建了縣級科技服務團,常態化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和培訓活動,免費培訓群眾9200人次,發放資料1萬多冊。
歷經兩年多的發展,截至目前,商南縣已吸引23家企業、合作社參與發展,新建狝猴桃基地1.7萬畝,富水、城關、青山3個鎮辦狝猴桃連片產業帶已初步形成,輻射帶動農戶4200多戶,狝猴桃產業正逐步發展成為商南縣脫貧攻堅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