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之窗訊(楊 林)今年以來,商洛市圍繞“山水生態優美的西安后花園”目標定位,以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市為載體,系統實施七大工程,強推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今年前9個月,全市接待游客385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2%和30.1%,旅游綜合收入增幅高出省考指標15個百分點。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全市接待游客378.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0.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87%和40.45%。
實施科學規劃引領工程。邀請國內多家知名規劃設計單位,同步啟動市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全市和七縣區規劃現已完成初稿,漫川關國家旅游度假區、塔云山景區提升、營盤體育小鎮等40多部旅游專項規劃陸續出臺,“市-縣-精品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五大層次旅游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實施精品景區提質工程。推進高A級景區提檔升級,金絲峽災后重建順利開園,牛背梁、天竺山5A創建和金臺山、九天山4A創建有序推進,首批7個特色小鎮建設步伐加快,蟒嶺綠道正式開園,洛南花溪弄、柞水終南山寨對外試營業,全市首條懸空玻璃棧道在鎮安塔云山投入使用,磨石溝美麗鄉村實行運營托管,全市以精品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為核心的旅游產品體系品質全面提升,有力促進了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實施旅游產業融合工程。成功舉辦了旅游商品和美食大賽,積極打造商洛必購旅游商品和特色美食品牌。推進星級酒店、青年旅館和高端民宿建設,陽坡院子、花錦園、孫家溝精品民宿和太子坪、小河口休閑農莊建成運營。推動文旅融合,《七劍下天竺》、《漁鼓聲聲醉賓客》等一批文化演藝劇目有序編排,《棣花往事》大型實景劇年內有望試演。推進農旅、體旅等融合發展,商南試馬、柞水西川等項目初具規模,環秦嶺自行車賽、九天山西北滑雪節成功舉辦,柞水“旅游+扶貧”的四聯扶貧模式被全省推廣,大溪谷“旅游+康養”、終南佬林山居“旅游+體驗”、丹江百里長廊“旅游+水利”等一大批產業融合項目啟動建設。
實施旅游項目帶動工程。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印制了商洛旅游招商項目冊,建立了旅游招商項目庫,今年來共策劃各類旅游項目55個,爭取中省項目資金3000余萬元。成功舉辦了首屆商洛·長三角(上海)全域旅游招商推介會,參加了陜南綠色循環經濟項目合作交流活動,簽約旅游項目74個,總投資730億元。
實施旅游設施完善工程。積極推進智慧旅游和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建設,柞水縣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建成投用,商南金絲峽、柞水牛背梁等9家4A級以上景區智慧旅游全部接入省級智慧旅游平臺。全市建成旅游廁所近300座,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旅游側廁所革命先進市。
實施精準宣傳營銷工程。整合市、縣、景區促銷資金5000余萬元,重點瞄準以西安為中心的主客源市場,今年來成功舉辦了千萬人游商洛、2017秦嶺生態旅游節、秦嶺與黃河對話等大型節慶活動,在縣區層面精心策劃組織了商南茶鄉采茶季、柞水牛背梁杜鵑花節、丹鳳棣花賞荷季等十大旅游品牌營銷活動。首次將商洛旅游廣告投放到咸陽機場、西安地鐵、40多所高校和100多家社區,在滬陜、福銀、包茂以及西安繞城高速等投放跨線橋廣告20多座,利用微信平臺創新舉辦了旅游手機攝影大賽,吸引40余萬人次關注參與。
實施旅游體制改革工程。商洛市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全部到位,新組建的旅游發展委員會在原有職能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了在旅游規劃、旅游項目、產業融合、市場監管的牽頭協調職能,強化了全域旅游發展的需要。同時,市編辦將金絲峽、牛背梁、木王、天竺山等景區管委會全部劃歸縣區旅游發展委員會管理,同步批準組建了七縣區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場監管分局、旅游警察分局,將部分旅游執法權限下放到鎮辦,進一步理順了旅游管理和執法體制。將全域旅游攻堅戰年度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七縣區和市直10多個相關部門,并納入到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之中,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了合力推進全域旅游的良好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