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德林)為全面提升教育脫貧攻堅水平,更好發揮教育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重要作用,柞水縣采取多種措施,加大教育脫貧工作力度,努力推動工作取得實效。
縣上把政策宣傳擺在突出位置,全面梳理教育脫貧現有各項政策,以貧困群眾、貧困學生為主要對象,通過多種有效方式,廣泛宣傳教育扶貧政策和先進典型及特色做法,努力營造人人知曉政策、人人參與支持教育脫貧攻堅的良好環境。同時,把教育脫貧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教育工作年度考核范圍,以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貧困鎮村學校和師資為重點,全面落實學前教育“一免一補”、義務教育“兩免一補一計劃”、普通高中“一免一助”、中職教育“一免一助一補”、高等教育“獎、補、助、減、免、貸”等“普惠+特惠”的資助政策,確保教育脫貧各項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圍繞建檔立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輟學目標,柞水縣通過建立健全“七長”責任制,推行一對一雙線包抓和月報季評制度,確保每個貧困家庭孩子按時入學、不厭學、不輟學,順利完成學業。縣上出臺了《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資助整合工作意見》,統籌整合教育、扶貧、民政、工會、婦聯、團委、慈善協會等單位的資助政策、項目和計劃,做到預算分配、資助對象、資助力度、資金發放使用、信息管理、技術手段、政策宣傳、資助育人、資助評價、政策執行等“十個精準”,確保農村建檔立卡學生應助盡助。
根據市場和特色產業發展需求,柞水縣依托職教(培訓)中心,統籌教育、人社、扶貧、農業等部門培訓資源,以縣內綠色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服務、農村電商、家政服務等為重點,大力開展定向、定崗、訂單式轉移就業免費培訓,全面提高農村貧困人口綜合素質,確保每戶貧困戶至少有1名勞動力掌握一至兩門致富技能。圍繞辦學條件、師資配置、教育機會、教育質量、管理水平等基本均衡目標,積極搶抓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義務教育“全面改薄”等機遇,將教育經費和項目向貧困鎮村學校幼兒園傾斜,大力改善貧困鎮村辦學條件。同時,積極解決貧困家庭子女上學路程遠、費用負擔較重,和貧困鎮村師資力量不夠、能力不強、待遇不高等問題,全面提升農村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