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欣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源頭治理,健全長效機制,筑牢維權防線,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助力脫貧攻堅。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市政府成立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領導小組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聯席會議,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落實縣區政府的屬地監管責任和市級單位的部門監管責任。實行市級部門包抓縣區制度,全面負責包抓縣區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推進落實。積極推行聯合集中辦公,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期間在市縣兩級設立“一廳式”舉報投訴中心,聯合接待農民工,快速高效解決工資拖欠問題。健全督查督辦機制,定期督查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工作開展情況,跟蹤督辦重大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
強化法制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宣傳引導和輿論監督作用,大力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依法公布典型案例,引導用人單位增強按時足額支付工資的法律意識,引導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采取設立宣傳咨詢點、開設政策宣傳專欄、深入包扶村組宣傳、組織法律知識培訓,利用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多種方式和手段,大力宣傳《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陜西省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規定》和《陜西省建筑施工企業農民工工資支付辦法》等法律法規。并借助“行風熱線”解答群眾問題,提高政策法規宣傳的工作質量。
加大執法力度,嚴懲違法行為。面向社會公布“12333”熱線和全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及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辦公地址、投訴舉報電話,安排專人值守,確保勞動維權渠道暢通。對于涉及貧困戶的勞動維權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做到優先受理、及時查處、快速結案,切實維護貧困家庭的勞動保障權益。不斷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扎實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專項執法檢查,全面掌握用人單位勞動用工情況,發現欠薪苗頭及時處理,力爭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加大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對投訴舉報和專項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快速查處,確保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工資。運用媒體曝光手段,定期面向社會公布對重大違法勞動保障違法案件,加大對惡意欠薪行為的震懾力度。完善勞動保障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積極查處欠薪陳案,如實建立工作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查處,實行領導包抓案件,力爭7月底前欠薪陳案全部解決。
突出源頭治理,建立長效機制。推行實名制管理,要求建設領域建筑施工企業與農民工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實名制花名冊、考勤記錄表、工資發放表,不斷規范企業勞動用工管理。建立監控預警機制,依托基層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平臺,對發生過拖欠工資的用人單位實行重點監控,發現重大矛盾隱患及時督促整改并通知相關部門,實現主動預警、快速介入,從源頭上預防拖欠行為發生。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完善應急預案,明確處置程序,夯實應急職責,有效應對因拖欠農民工工資而發生的群體性突發事件。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用于解決緊急情況下的欠薪問題,先行墊付農民工基本生活費,幫助解決欠薪農民工的臨時生活困難。全面落實工資保證金制度,實施動態監控,增加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基礎手段,有效制約了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發生。
今年來,全市組織開展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自查和專項督查、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整治、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情況專項檢查等檢查活動。截至6月底,全市共檢查用人單位1028戶,涉及農民工2.5萬人,立案查處案件33件,解決欠薪陳案7件,移送公安機關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7件,面向社會公布重大勞動保障違法案件8件,為2663名農民工追討拖欠工資275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