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倩)城市園林綠化是衡量一個城市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在今年年初的“兩會”上,市政協將“提升城周園林綠化及管理水平建議”列為重要提案之一,著力打造一個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城市人居環境。在各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緊密配合下,該提案正在有計劃的推進實施。
多年來,我市堅持“生態立市”戰略,依托國家林業重點項目,生態修復治理與資源保護管理并重,林業生態建設效果顯著,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5%,位居全省前列。然而,市內丹江等主要河流沿岸,高速路、國道、鐵路沿線,中心城市、縣城區、主要集鎮和景區周圍等“兩岸三線四區”缺林少綠現象十分突出,特別是市區城周數萬畝裸露山體,立地條件極差,被群眾稱作“洋鐵板”,直接影響市區環境和城市形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政協委員提案中指出的這些問題,組織相關部門以市區城周綠化為核心,統籌項目資金,采取國營林場專業隊分包實施,市縣區、鎮辦、村組密切協作配合,全面開展市區城周綠化三年攻堅戰。截至目前,高標準、高質量整地造林1.25萬余畝,實現了一次成林、一次增景見綠的既定目標。
堅持高位推動,廣泛宣傳動員。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市區城周造林綠化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多次深入實地調研;市人大、市政協領導班子高度關注提案實施進展情況;市、區政府層層落實,多次召開動員會、現場會推動工作開展,各鎮辦及時召開村組干部會議,走村入戶宣傳城周綠化政策,取得干部群眾理解和支持。通過各媒體平臺,多角度、大篇幅、常態化地宣傳城周綠化和創建森林城市的目的和重要意義,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
堅持高標準規劃,創新實施機制。按照既增綠,又增景增色增美的原則,編制了《商洛市城周綠化造林一、二期示范工程作業設計》;市、區林業部門組織技術干部,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實施全流域系統性綠化治理;堅持科學選擇綠化樹種、適地適樹,以鄉土樹種為主,突出地方特色;堅持配置常綠樹種為主,采取喬灌藤合理套栽套種,確保一次見綠成效,實現有花、有果、有綠的立體效果。在城周坡耕地綠化上,對規劃區的4000余畝農耕坡地,采取統一規劃造林模式交由專業隊承包造林綠化或由企業以圃代綠、建設紅豆杉種植產業示范基地的方式,確保坡耕地與荒山荒地同步綠化達標。
堅持質量為先,勇于克難攻堅。市區兩級林業部門組建指導檢查機構,實行科室單位包抓工作責任制,落實一對一的檢查指導、工程監理,簽訂責任合同,一包三年不變,全程跟蹤服務;商州區組建專門管護機構,籌建11個管護站,實行分片包干,確保造林管護實效。5月份以來,針對前一階段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對新造林成活的威脅,積極安排部署抗旱保苗和撫育管理工作,有力鞏固了造林成果。
強化督促檢查,確保有序推進。市政府、市城周綠化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現場會、觀摩會、評比通報會,對工程實施和環境保障工作的先進鎮辦、村(社區)、施工單位和個人頒發流動紅旗,進行重獎。市林業局多次召開城周綠化工作會議、質量分析會、現場推進會,落實工作任務、明確實施進度和質量要求,促進度、保質量。市區城周綠化辦公室會同市、區政府督查室,組成督查工作組,按階段逐鎮辦、逐地塊查進度、查質量、查保障,公開通報實施進度,促進工程建設健康、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