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波)農發行主要支持易地移民搬遷、農特產品購銷,農商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主要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社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壽險公司主要推廣和創新扶貧人身保險、疾病保險,防止農戶因病致貧、因禍返貧……自我市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市金融辦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完善金融扶貧體系,找準各個金融機構參與扶貧工作的精確定位,建立健全銀行業分片負責、保險業劃行負責、發揮各自優勢,實現金融支持脫貧產業全覆蓋的扶貧工作機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金融政策扶貧,調動各個金融機構參與扶貧工作的積極性。制定《商洛市脫貧攻堅金融扶持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建立完善金融扶貧資金的長效補充機制,設立規模不低于3000萬元的扶貧貸款擔保儲備基金,規模不低于500萬元的扶貧風險補償基金,規模不低于1000萬元的扶貧農業保險補貼資金的金融扶貧扶持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金融機構參與扶貧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實施“四大工程”,推動金融扶貧工作扎實順利開展。實施信貸增長工程,加大扶貧信貸投入。開展扶貧產業項目摸底調查,收集整理融資需求信息,引導銀行機構積極對接跟進,加快信貸投放。一季度扶貧貸款新增18.96億元,特色農業貸款累放10.32億元,特色產業貸款累放16.6億元。實施保險擴面工程,提高扶貧產業風險保障。積極與省金融辦聯系,申請增加全市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品種和面積,爭取核桃保險擴面1.5萬畝,玉米保險擴面13萬畝,茶葉氣象指數保險擴面0.73萬畝,新增馬鈴薯保險3.3萬畝,育肥豬保險3.75萬頭,設施蔬菜0.1萬畝。督導各縣區積極落實保險補貼資金,明確縣域特色產業保險品種,一季度,各縣區累計落實保險補貼資金827.82萬元。實施企業直接融資工程,降低涉農產業龍頭企業融資成本。與省證監局緊密聯系,推動其與市政府在西洽會上成功簽定證劵扶貧戰略合作協議,上半年共推動4家企業在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成長板成功掛牌。實施服務提升工程,加強金融扶貧政策的宣傳和普及。引導銀行機構創新“農戶貸”“產業貸”“光伏貸”“洛果貸”等信貸產品,探索“雙基聯動”“三帶四聯”等金融扶貧模式;引導保險機構創新開展茶葉氣象指數、生豬價格指數、黑山羊、肉雞、梅花鹿等特色產業保險新產品,不斷提升金融扶貧服務水平。
樹立典型示范帶動,營造全市金融扶貧爭先創優良好氛圍。通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入村入戶調研、扶貧績效評價,確定將鎮安縣作為全市金融扶貧典型示范縣,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政府設立兩個基金(扶貧貸款擔保儲備金、扶貧貸款風險補償金),銀行創新兩個產品(農戶貸、產業貸),‘政府擔保增信、金融跟進創新、農戶參與受益’”的“多贏”金融扶貧新模式,指導全市金融扶貧工作,打造爭先創優良好扶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