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洛南縣三要鎮羅村76歲的劉玉芹老人,長年多病,家里的4間土房破舊不堪。在“兩大模塊”推進工作中,工作隊將劉玉芹老人家的4間土坯房來了個大“換面”,瓦了房,換了檁,涂了墻,吊了頂,還鋪了地板,這讓劉玉芹老人滿心歡喜,這是洛南縣創新實施“兩大模塊”工作的一個縮影……
2016年以來,洛南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創新推出了“標準型”和“示范型”兩個貧困村建設模塊,通過一年多時間的強力推進,“兩大模塊”建設成效顯著,40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轉身,其中建成“示范型”美麗鄉村18個,“標準型”新農村22個。以“兩大模塊”為主要內容的脫貧攻堅“洛南模式”,先后在央視《新聞聯播》、《經濟日報》、新華社《內參選編》、《陜西日報》、陜西電視臺《今日點擊》等媒體和欄目刊播。
創新“兩大模塊”,貧困村變“美麗鄉村”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全國發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動員,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的洛南縣,是典型的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縣,全縣貧困人口2.7萬戶、8.6萬人,貧困發生率24.8%,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洛南縣按照中省市的統一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工作全局,確立了近期、中期、遠期三大目標,結合當地貧困村實際,將脫貧攻堅與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環境衛生整治、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創新提出了“標準型”和“示范型”兩個貧困村建設標準,加強示范引領,穩步推進脫貧攻堅。
據了解,該縣實施的“標準型”貧困村建設,就是要達到“1155”的新農村建設標準,具體為“一率一強五通五有”。“一率”即貧困發生率低于3%,“一強”即村級黨組織作用發揮強,“五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視、通訊,“五有”即有穩定增收主導產業、有村級集體積累或經濟組織、戶有安全住房、有功能齊全辦公活動場所、有標準化村級衛生室。
“示范型”貧困村建設,就要在“標準型”脫貧標準的基礎上,達到“1158”的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具體為“一率一強五通八有”。“一率”即貧困發生率低于3%,“一強”即村級黨組織作用發揮強,“五通”即在“標準型”基礎上,實現更高水平的“五通”。“八有”即有村有穩定增收脫貧產業、有村級集體積累或經濟組織、戶有安全住房、有功能齊全辦公活動場所、有標準化村級衛生室、有配備完善的農村環保設施、整潔衛生人居環境、有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洛南縣“兩大模塊”標準的確立,為貧困戶脫貧攻堅“量體裁衣”,統一了標準,規范了程序,為貧困戶脫貧攻堅確立了明確的目標。
成立“八大戰區”,強力推進脫貧攻堅
“強有力的措施,是落實各級責任,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重要保證,我們要著力從落實領導責任和增強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兩個方面著手,強力推進脫貧攻堅。”縣長王宇鵬信心十足。
在“兩大模塊”推進過程中,洛南縣把全縣16個鎮辦劃分為“八大戰區”,從縣級四套班子中抽調8名縣級領導擔任戰區總指揮,進駐16個鎮辦,實行統一指揮,掛圖作戰,制定了《洛南縣脫貧攻堅考核獎懲實施細則》,實行戰區紅牌獎勵和黃牌警告制度,對季度領先的戰區頒發紅牌獎勵10萬元,對后進的戰區實施黃牌警告全縣通報。
洛南縣大力整合16個鎮辦書記、59個村黨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支部書記及包村人員等進村入戶抓包扶,組織全縣1200名黨員干部、產業大戶與1228戶貧困戶結成“互助組”,通過“定項目、傳技術、增信心”,落實增收項目2170個。同時,成立包扶工作隊,與貧困戶“一對一”幫扶結對子,按照“五必訪五必問”要求,走村入戶,了解民意,對貧困戶的住房、耕地、家庭組成等進行摸底調查,建立紙質和電子雙重檔案,對群眾致貧原因進行認真分析,精準識別,建立脫貧責任卡,懸掛責任牌,針對貧困戶不同致貧原因,制訂不同幫扶措施,促使精準幫扶更精準。
為準確掌握貧困戶脫貧進度,該縣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精準扶貧數據中心,實行貧困戶退出、“返貧”掛號、脫貧“銷號”動態管理,嚴格精準識別流程,跟進第三方中介評估,確保脫貧真、真脫貧。同時,建立貧困戶創新獎評機制,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通過建立貧困戶收入申報獎評機制,鎮辦和村上建立貧困戶增收臺賬,每季度評選出增收致富標兵,予以重獎,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脫貧摘帽”首戰告捷,“兩大模塊”成效初現
洛南縣城關街辦小河村,昔日的貧困村,在“兩大模塊”推進過程中,按照“示范型”模塊積極打造美麗鄉村,認真實施道路硬化、土坯房改造、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將生態亮點打造成旅游景點,將美麗鄉村串聯成自然景區,讓農村增綠、環境增美、農民增收。先后爭取項目資金290萬元,對3.6公里水泥路進行硬化,對19戶貧困戶土坯房進行改造,實現了環境美化、門頭亮化、籬落綠化。
洛南縣“兩大模塊”在推進過程中,按照“系統思維、整體謀劃、統籌推進”的發展思路,按照“示范型”和“標準型”脫貧標準,2016年加大40個脫貧村整村推進力度,重點解決貧困村道路、橋梁、供水、環境整治和貧困戶住房安全、院落硬化美化、“土坯房清零”工程和貧困村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大貧困戶庭院硬化綠化美化和“五清四改三建”力度,注入“美麗鄉村”元素,先后籌措7萬噸水泥,3000萬元資金,加大物資保障力度,對9534戶貧困戶生活環境進行全面提升改造。同時,積極發展美麗鄉村觀光體驗、特色美食、高端民宿等旅游產業,大力發展核桃、烤煙、畜牧、養蜂等特色產業,為增收致富開辟更多途徑。通過努力,2016年40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轉身,建成“示范型”美麗鄉村18個,“標準型”新農村22個。
2017年,洛南縣又緊盯68個貧困村夠格退出,9278戶3.07萬人脫貧目標,按照“兩大模塊”的貧困村退出標準,奮力實現追趕超越。目前68個貧困村已完成綜合發展規劃,先后啟動實施了國開行建設項目,全縣籌集水泥6.18萬噸,實施完成了68個村的群眾入戶路和院落硬化、土坯房改造等項目。
“脫貧攻堅是我們的政治責任,我們將以攻堅拔寨,啃‘硬骨頭’的精神,不斷創新途徑,強化措施,要確保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洛南縣委書記璩澤濤作出了莊嚴的承諾。(李琳 趙曉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