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毅)今年以來,丹鳳縣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堅持以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落實“八個一批”“六個精準”等脫貧舉措,以產業為載體,積極實施精準脫貧攻堅戰“八大行動”,進一步明晰思路、強化舉措、認真查擺、凝聚合力、攻堅拔寨,推動了該縣脫貧攻堅工作向縱深發展。
創新機制,周密部署。該縣緊盯2017年脫貧目標,制定了精準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和任務清單,召開了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對全年精準脫貧工作全面安排部署,與各鎮辦和“八個一批”牽頭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夯實了工作責任。創新推行脫貧攻堅“四大戰區”指揮體系,縣委書記擔任總督察、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擔任分片督察、相關縣級領導分片牽頭負責、縣直包扶部門和鎮辦及村(社區)聯動抓好脫貧任務落實。
產業支撐,強力推進。大力推行“三聯三帶三創”產業扶貧模式,制定了《丹鳳縣2017年產業脫貧行動計劃》《丹鳳縣財政專項資金產業扶持項目管理辦法》和產業支撐脫貧任務清單,落實了產業脫貧工作任務和責任主體、加大了扶持標準和力度,啟動了12個縣級園區、10大龍頭企業、20個示范合作社、2個示范鎮、24個示范村建設工作,輻射帶動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或在產業鏈增收致富。至目前,完成2個市級龍頭企業認定,發展生豬11.2萬頭、肉雞1250萬只、土雞3.69萬只、蜜蜂0.185萬箱,栽培食用菌2650萬袋,發展農村電商綜合體3個。按照《丹鳳縣脫貧攻堅資金整合辦法》,以貧困人口人均不低于6000元的標準整合涉農資金,用于支持卡內貧困村綜合整治項目建設,對獎補類、基礎設施類、政府采購類三大類項目建設分別明確實施主體,制定建設標準,加強項目管理,有力推動了全縣50個貧困村面貌改善。目前,實施硬化、修補通村路5條12千米,修建人畜飲水工程13處,埋設管道1.5萬米,配置移動式垃圾箱30個,實施民居改造176戶,修復加固河堤22處1300米,栽設路燈260桿。
抓點示范,綜合施策。該縣確定毛坪村為全縣脫貧攻堅示范村、以陳家溝村為全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試點村、以趙溝村等2個村為全縣特色產業發展示范村和以土門鎮、棣花鎮為示范的產業發展示范鎮,由四套班子成員每人包抓2個示范村、鎮辦班子成員和“八個一批”牽頭部門各包抓1個示范村。同時,深入開展精神文化脫貧“十個一”行動,開展各類宣講、文藝演出活動300余場次,為脫貧攻堅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全面啟動2017年11個集中安置點建設,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9萬人,實現創收2.33億元。加強扶貧資金整合力度,預算脫貧攻堅縣級配套資金1200萬元,追加擔保儲備基金預算3000萬元,整合涉農資金5329萬元,為200戶貧困戶分紅165.75萬元。精細化抓好教育、生態補償、社保兜底等脫貧舉措落實,發揮扶貧政策疊加效應。
全面查擺,認真整改。該縣認真對照中央考核評估反饋陜西省脫貧攻堅存在的諸多問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對全縣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進行了扎實安排部署。深入開展“八查八看八解決”活動,認真梳理匯總問題,逐項研究整改措施,逐一開列存在問題、整改責任、改進措施、時限要求“四個清單”,推行脫貧攻堅問題負面清單、臺賬管理、掛牌銷號、專項評議、約談問責等制度,有力促進了問題整改落實。目前,省市反饋問題已全面整改到位。
強化紀律,健全機制。該縣堅持修訂了督促檢查、考核獎懲等制度,開展脫貧攻堅督察巡查,實行季度考核點評和頒發流動紅旗和黃牌警告制度,縣財政出資160萬元重獎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干部脫貧攻堅工作熱情。持續深化“抓轉促”專項整治,從嚴執行省委“十條鐵規”,制定出臺“三個十”紀律規定,加強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管理,查處通報扶貧領域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