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吳曉來 劉濤)商州區(qū)三岔河鎮(zhèn)今年針對每個貧困村、每個貧困戶,因村施策、因戶施策,量身制定符合貧困戶條件的脫貧計劃,幫助貧困戶有效脫貧。
在商州區(qū)三岔河鎮(zhèn)七星村,駐村工作隊正在按照脫貧攻堅“十條鐵規(guī)”要求,再次挨家挨戶走訪摸底。一大早,包扶干部孟君就和同事上了山,孟君這次要去的是村民杜靠山家,杜靠山家比較偏遠,到他家全是山路,來回要走兩個多小時。
杜靠山今年61歲,身體一直有病,再加上住的地方交通不便,成了七星村的無勞動力貧困戶,看到村上不少貧困戶都搬到了移民搬遷點,并發(fā)展起了櫻桃、中藥材種植產(chǎn)業(yè),他是干著急沒辦法,一籌莫展時,市縣兩級幫扶干部通過進村入戶調研,決定先幫他解決住房問題。
孟君:我們今天再來主要想了解一下你屋的情況,去年你就是貧困戶,今年按照“十不脫十不進”,你還享受咱這貧困戶的政策,今天來看到你的房子所在的地方有地質災害,想把你家搬下去。
杜靠山:愿意。孟君:移民搬遷讓你報名你報了沒?杜靠山:報了。
住房問題解決了,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也提上了議事日程,老杜住的地方是全村海拔最高的地方,雖然還有5畝多山地,但因為種莊稼效益低,全部都荒廢了,包扶干部針對這些情況,將他納入櫻桃合作社,并建議種上當?shù)剡m宜的中藥材,這樣搬下去以后,他只需在種藥和收獲的時候回到山上。有了固定的收入,日子也會慢慢好起來。
孟君:除了移民搬遷,你還想發(fā)展啥產(chǎn)業(yè)?
杜靠山:我還是不想搞養(yǎng)殖,想搞種植,種中藥材。先種上些柴胡,板藍根。
孟君:那你還有些啥困難?
杜靠山:就是還缺些藥籽。
孟君:那我們幫你留意著,有了幫你買一些。
在三岔河,為了讓那些像老杜一樣的貧困戶不遺漏,有事做,能真真正正脫貧,市縣兩級包扶部門多次走訪農(nóng)戶,宣傳精準扶貧政策,讓群眾真正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并通過聽取民意,了解群眾的訴求愿望,對精準識別的貧困戶建檔立卡,逐戶分析致貧原因,量身制定脫貧計劃,確保如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