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溢 雷保衛
商州區教體局職工任海峰在任板橋鎮五一村駐村第一書記期間,未正確履行職責,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不扎實,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商南縣陜南移民搬遷安置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曹宗國在分管移民信息錄入工作期間,未正確履行職責,對移民信息審核把關不嚴,致使青山鎮財政所干部朱某套取移民搬遷政府補貼,受到行政警告處分。
柞水縣營盤鎮曹店村監委會主任陳先林在負責該村四組貧困戶入戶調查工作中失職失責,將購置有商品房的一戶群眾確定為在冊貧困戶并享受扶貧政策,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
5月12日,市紀委網站集中公開通報了10起典型違紀案件。與往常不同的是,此次公布的案件全是因扶貧脫貧責任不實、工作不力、紀律不嚴而受到責任追究的問題。有群眾撥拉著手機說:“如今黨的紀律就是嚴,群眾的‘小事情’,紀委也很上心”。
層層傳導壓力,壓出了監督執紀的“擔當”
4月24日,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追趕超越季度考評和落實“三場攻堅戰”工作,對紀檢監察機關落實“三個助力”提出明確要求。
4月25日,市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落實“三個助力”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成立領導小組,討論審定《實施方案》和信訪舉報受理《工作方案》,并及時予以印發。
4月27日,市紀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市落實“三個助力”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
5月16日,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第一次聯席會議,聽取前階段工作匯報,研究部署下階段工作任務。
這一步步環環緊扣的密集部署和安排,詮釋著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的忠誠擔當和恪盡職守。特別是這次制定的《實施方案》,大家普遍反映站位準確、目標清晰、措施具體,《實施方案》立足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職能定位,履行“監督再監督、檢查再檢查”的工作職責,明確了市紀委牽頭,扶貧、環保、住建等3個主責部門具體負責的“1+3”職責架構,結合實際提出了助力精準扶貧脫貧、生態環境保護、市場環境規范的“855”工作重點,明確了調研摸底列清單、專項整治查問題、拓寬渠道挖線索、直查直處護民利、追責問責壓責任、通報曝光強震懾等六項舉措;各主責部門和縣區還結合實際細化負面清單,理清職責邊界,真正做到“助”有目標、“攻”有方向。
開展明察暗訪,訪出了老百姓的“口碑”
落實“三個助力”,關鍵是要掌握情況、摸清底子,聚焦問題、對癥下藥。市紀委堅持問題導向,按照“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重點、一周一反饋”的方式,持續開展明察暗訪。5月3日至8日,市紀委成立三個督察檢查組,重點對7縣區2016年扶貧績效考核中年度任務未完成、工作任務欠賬多、問題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責任追究情況進行核查,對商州區、洛南縣、柞水縣考核結果執行比較嚴格的縣區通報表揚,對其他縣問責不到位問題跟蹤督辦。5月17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張崗嶺針對扶貧脫貧工作紀律、政策知曉率和群眾滿意度、以及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問題,先后深入商州區、山陽縣部分鎮辦、村組和貧困戶中檢查、座談、調研,他深有感觸的對鎮村干部講:“我們手中有一把尺子,群眾心里有一桿秤,如果我們基層干部把這把‘民心尺子’卡嚴了,黨和政府就會在群眾的‘秤’上有‘份量’。”
從嚴執紀問責,問出了紀律法規的“尊嚴”
4月20日至5月18日,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扶貧領域信訪舉報79件次,梳理問題線索189件次,實施責任追究153人次,立案70件,結案41件,給予黨政紀處分40人。這是一張實實在在的“成績單”,但同時也烙印著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鎮辦紀委一般2-3人,既要開展監督檢查,核實問題線索,又要按照規定設立舉報中心,受理群眾投訴,人少活多難于兼顧,他們就將舉報電話“呼轉”到手機上,隨時隨地“零障礙”受理群眾扶貧脫貧問題舉報。為了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各鎮辦還將舉報電話和舉報事項印制成宣傳彩頁發放給群眾,在村上設立了“舉報箱”,定期收集整理,調查核實。我們從商州區閆村鎮了解到,不到一月時間,鎮紀委受理扶貧脫貧舉報26件,鎮紀委逐一進行核實,對5起因政策界限模糊問題協調縣扶貧局進行最終認定,最多一天調查過3起舉報。
“三場攻堅戰”是一場“大戰役”,紀委“助力”,更要學會“用力、借力、給力”。市紀委不斷在工作實踐中摸索、總結,提出了發“三力”、解“三難”的工作思路。用力,就是要用好“市、縣、鎮、村”四級舉報平臺,建好問題線索動態管理臺賬,落實問題線索督察督辦措施,解決無案查、不愿查、不嚴查的問題。借力,就是要借助審計部門審計結果、上級部門督查檢查反饋問題、網絡媒體負面報道等情況,解決人員少、任務重、調查難的問題;給力,就是要充分發揮市縣紀委直查直處、通報曝光、嚴肅追責的“主力軍”作用,切實解決力度不大、震懾不強、效果不好的問題。
扶貧脫貧領域執紀監督問責的深化,有效優化了基層政治生態,進一步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有效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和“兩個責任”落地生根,百姓對正風反腐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得到群眾的衷心擁護;有效加強了基層黨的領導,黨員干部黨的觀念和黨章黨紀黨規意識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