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恢復高考到現在,一不小心40年過去了,來自農村的我,對那改變命運的高考難以忘懷。
1977年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那年我13歲,在洛南上初二,按當時的學制,年底就初中畢業了。但因為國家改春季生(春季入學)為秋季生,我們這一屆學生畢業時間延長半年,也就錯過了當年12月恢復高考的首考。
商洛恢復高考的第一次考試是1977年12月下旬,當時只考數學和政(治)語(文)兩門,由于文革期間不重視教育質量,學生大多基礎差,所以高考成績普遍不高,商洛錄取分數線總分才60多分,那年我大哥和表哥考上了。
錄取上學就意味著畢業后成了國家干部,拿商洛話說吃上了面面糧。這對我來說的確影響很大。但只有一學期了,留給自己的時間只有半年,好在我的母校洛南中學是全縣師資力量最強的學校,老師敬業,加之大家的勤奮,學習成績在不斷提高。
按照規定,第二屆高考要考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因此這五門課就成了主課。學校為保障教學經測試后,按成績分了快班、中班和慢班,我分到了快班。老師千方百計的給學生“加餐”,學生們也積極努力。記得父親找來厚厚的油印的材料,訂了很多本子,買來紅色軟木筆,讓我在沒有油印的一面練數理化題,和父親辦公室相臨的岳老師每天都給我出幾道難題,做對了答案,岳老師總會在父親面前夸我一番,一種虛榮心和滿足感,讓我走起路來都有點得意。
各種競賽成了學校展現教學質量的平臺,全縣數學競賽是1978年最大規模的競賽,我和其他四個同學代表洛南中學參賽,我還進入前五十名,因此被直按保送上洛南中學高中。吃了定心丸且沒想高考上中專,所以我也放松了學習,特別政治每次只考六十來分。眼看著距高考只有一個多月,父親急了,找來油印的政治復習題,讓我兩天背完那四百多道題。我并不在乎,在學校玩了一天,晚上一檢查,我才背了十多道,氣得父親第一次對我開打,把我從他宿辦屋踢到門外的大雨里。那夜風雨交加,逆反心理驅使我決定出走。于是,我跑到學校大門口,可鐵門已關了,想翻過去,鐵門實在太高,折騰了半個小時也沒用,只好低著頭回到父親辦公室。看著渾身濕透的我,父親一句話也沒說,讓我脫了濕衣,洗漱后睡覺。
第二天,父親干脆把我鎖在辦公室里,他上完課再開門讓我休息十分鐘。實再扛不過去了,兩天硬背完了400多道政治題。我也順利地通過了高考預選,成為全縣八千多名考生之一。
1978年7月20日,我輕松地參加完高考,結果全縣初錄五百多名考生,我進前一百名,政治還在我總分中排第二,想想還真得感謝父親的嚴厲。按照規定,我報了5個中專自愿,最終被農校錄取,本來不想上,但我們家孩子多、生活壓力大,父母還是決定讓我上中專。恢復高考兩年,我和大哥考上了,雖說學校不是太好,但在十里八鄉還是讓人羨慕。三年后,我畢業當了行政干部。
四十年過去了,高考制度不斷改進,很多中專學校撤并或停辦。但在那個時代,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人們,無不感恩于改革開放,感恩于我們的老師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