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胡松 端鵬 特約記者 周燁明)連日來,每到清晨7點,商南縣金絲峽鎮太子坪社區獅子溝“上果下藥”基地暨杏樹套種丹參基地里都會出現51個忙碌的身影,他們都是在基地務工的當地貧困戶。
這個產業基地占地200多畝,2016年5月建成投產,是包扶單位市地稅局支持太子坪社區建成的幫助貧困戶脫貧的重要產業之一。依托基地,太子坪社區成立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運營模式,吸納貧困戶39戶參與入社入股分紅,貧困戶可在基地務工掙取勞務收入。預計今年可產丹參50噸,年產值60萬元,實現凈利潤20余萬元,除20%用于發展集體經濟外,其余支付基地勞務費及向合作社成員分紅,每戶預計年分紅收入2000余元,明年杏樹掛果后貧困戶收益還將不斷增加。
“現在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一樣就能打工掙錢了。”溝腦組貧困戶嚴大來邊勞作邊說,“現在土地入股基地也有租金,既有收入又能照顧家庭,真是兩全其美!”
“昨晚剛下過一場小雨,現在正是丹參鋤草的關鍵時候,我們正組織前來務工的貧困戶每天7點集體上工,要趕緊鋤完草,施好肥,希望丹參有個好收成,給我們的貧困戶分到更多的紅利。”正在基地忙碌的社區干部王志勇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