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石廣 王興軍)商南縣以“擔擔子”“扣扣子”“釘釘子”的精神狠抓落實,確保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不讓一名貧困群眾掉隊。
細化責任落實。該縣四套班子領導每周拿出至少一天時間主抓脫貧攻堅工作,其他縣級領導抽出50%的精力和時間、各鎮辦一把手抽出70%的精力和時間、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期駐村開展幫扶工作。縣直部門“一把手”至少每兩個周深入包扶村調研1次。并將扶貧局長列入縣政府黨組成員,成立“八個一批”牽頭部門脫貧攻堅辦公室,10個鎮辦脫貧攻堅辦公室,配齊全縣11個脫貧攻堅專項工作組干部,進一步細化分工,形成一把手親自抓、一級為一級負責的強勁工作格局。
強化資金扶持。為10個鎮辦每年列支10萬元的脫貧攻堅專項經費,用于信息采集、檔案管理等開支;設立3000萬元扶貧貼息貸款財政擔保基金,金融機構按照1:7的比例,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能帶動貧困戶脫貧的龍頭企業發放免擔保、免抵押貸款,緩解貧困戶發展產業資金不足問題。
嚴抓督查考核。成立由縣委掛職副書記任組長,縣紀委書記、組織部長任副組長的組建“黨建+脫貧”專項督查考核工作組,抽調35人,進行常態化明察暗訪、督促檢查,對各鎮辦、各部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公開通報指名道姓、到戶到人。特別是對弄虛作假、數字脫貧、違反政策的,實行責任倒查,從嚴從重處理。
鼓勵群眾監督。在縣、鎮兩級紀委分別設立脫貧攻堅舉報中心,受理與脫貧攻堅有關問題線索的信訪舉報,問題一經核實,給予獎勵,形成“人人關心脫貧、人人參與脫貧”的濃厚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