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教育督導團總督學馬萬清(左二)視察商州區高級中學項目建設,聽取校長楊濟勛(左一)關于項目規劃設計匯報。市教育局局長胡棟梁(右 二)、區委副書記王亞珍(右一)、副區長方德軍(后排左一)陪同

商洛市委書記陳俊(右二)聽取商州區高級中學建設規劃設計匯報

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海波(右二)在商州區高級中學建設工地視察

商洛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商州區委書記張盈安(中)在商州區高級中學建設工地視察 商州區人民政府區長李旭光(中)在商州區高級中學建設工地視察 商州區中學學生管樂團參加陜西省第十五屆“春芽杯”中小學藝術比賽獲二等獎第一位 商州區高級中學建設項目規劃鳥瞰圖


傲立在秦嶺南端、大山深處的陜西省商州區中學,南枕丹江,北據龍山,其前身是明朝嘉靖年間的“商山書院”,迎朝陽初升,主萬物生發,桃李圣地,薪火相傳,距今已有500余年歷史。
悠久的歷史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鑄就了商州區中學神奇的突破發展。如今該校已晉升為省級標準化中學,形成校本部、東龍山校區、西校區“一校三區”的教育格局,有120個教學班,近8000名學生、600名教職工,是商洛市師生人數最多、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爭一流、創示范、辦特色”的發展目標,突出“發展內涵”和“提升質量”兩大主題,按照“依托名校、高位引領、提升內涵、爭創一流”的創新辦學思路,各項工作取得了驕人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生命教育先進實驗學校”,被中國教育學會評為“全國中小學百家教育研究單位”,被省教廳命名為“陜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陜西省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實驗學校”“陜西省學習科學研究與實踐示范學校”“陜西省教科研工作先進學校”;校長楊濟勛被省教育廳授予“教科研明星校長”稱號。
爭一流
貧困山區教育發展的國際視野
“成功的花,人們往往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商州區中學這樣一所百年老校,一度因招生政策的影響,生源受限,教師辛勤付出難見成效??焖偬嵘逃|量,再現百年名校風采,成為新時期學校發展的當務之急。
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2012年3月,從事教育行政工作20多年,教學、管理經驗豐富的楊濟勛受命擔任商州區中學校長。作為領航者,他心懷夢想、放眼未來,如何在貧困山區建一所國際視野的學校,沖出大山的阻隔,縮短世界的距離,改變山里孩子的命運,成了這位睿智的教育工作者畢生追求的夢想。
“美是無聲的指引,用美的環境教育人、啟迪人”,改善育人環境為首要工作。學校多方籌措資金,大力改造校本部,擴建東校區,改善西校區。高標準建成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音樂室、舞蹈室、歷史室、地理室、科技室、圖書室、閱覽室、錄播室、多媒體室、德育展廳、校史榮譽室、校園電視臺等部室,安裝了先進的交互式電子黑板,鏈接了“班班通”系統,建成了校園網。教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推行PPT現代教學模式,實現了山區教學信息化、數字化的騰飛。
“把名校辦到家門口,讓山里的孩子走出家門就能上名校”是區中教育的最大愿望。2013年3月學校提出了“依托名校,高位引領,提升內涵,爭創一流”的辦學理念,在商洛首創聯合辦學模式。與西安高新一中正式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組建了商州區中學“高新合作班”,后又增設了創新班,成立了高新部,實行科學化封閉管理。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與西安名校保持同步。四年來西安高新一中王淑芳校長和她的名優教師團隊,經常到商州區中學上示范課,做學術交流,指導教學。學校先后派出300多人次參與西安高新一中“聚焦全國高效課堂”等學術研討活動。
高新部教育教學活動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規范管理,精心教學,很快在商州社會引起極大反響。2016年首屆高新班高考一鳴驚人,創造了學校有史以來高考成績的新高度,一舉鑄造出自己的亮麗品牌。目前,商州區中學高新部優秀學子數量逐年大幅遞增,高中招生格局徹底改觀,一些原本在西安就讀的學子悄然轉移目標,以去商州區中學高新部就讀為榮,由此開辟了商州區中學教育歷史的新紀元。
“擴大辦學規模,適應新的教育形勢,籌建國際班”是區中教育設定的又一個宏偉藍圖。創建高新班、創新班,這只是商州區中學創新辦學邁出的第一步。2015年7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三名優秀學子來到商州區中學,與高新班學生開展為期一周的實踐交流活動;2016年10月,加拿大外籍教師走進高新部課堂,學生在激情熱烈的氛圍里體驗外國語言的趣味;2017年3月21日,新澳美國際教育機構攜外籍教師一行五人來校交流,為高新部學生講外語口語課,作英語專題講座。目前,商州區中學正以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積極籌建國際班,要讓外籍教師來實施國際課程方案,讓貧困山區的孩子接受國際課程教學,使山區教育與世界接軌!
“讓教師發展學校,實施名師強校戰略”是學校發展的奮斗目標。教師是學校的生命線,如果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要想取得穩步、快速發展,無疑是一句空話。學校的發展,需要人才來支撐。為此,學校著力打造名師高地,培育名師基地。以“育名師,創名校”為目標,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創新人才招聘機制,加大人才隊伍建設。遵照《商州區“雙百”人才發展計劃》,通過區外引進、校內培養“兩條線”模式培育名師團隊。“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2013年以來,學校從區外招聘引進省級教學能手、教學名師10人,他們憑借著崇高的師德素養和豐厚的專業學識,很快成為學校教育教研的堅強脊柱。學校同時加大校內人才培養,對有能力、素質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師進行重點培養,先后培養出區級重點支持人才9人;從部屬師范院校招聘免費師范本科生、教育碩士研究生100多人,為學校教育團隊注入了新鮮血液,商州區中學榮獲“商州區人才工作示范點”。
目前學校擁有正高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教學能手18人,市級教學能手33人,組成了一支愛崗敬業、嚴謹篤學、業務精湛、素質過硬、追求卓越的優質教育團隊。他們在實踐中磨練意志、增長才干、善于學習、樂于鉆研,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引領學校教育質量步步攀升。
創示范
快步從標準化中學向省級示范學校邁進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辦學聲譽的提升,學校及時調整思路,創新發展,不斷向省級示范學校邁進。教研推動提實力,竭心盡智鑄品牌。近年來,學校把“特色引領,教研推動,精心鑄造區中教育文化品牌”作為重心來抓,實施“教研興校,質量立校”戰略,建立了“專家引領、名師示范、聽評互研、活動提升”的研訓模式,先后開展了“校外名師交流示范課”“校內名師展示示范課”“同課異構互助交流課”、教研組長論壇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以提升教師業務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求真務實挖潛能,青藍工程助成長。要使學校持續發展,青年教師是學校的生力軍,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因此,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所在。為此,學校本著“分類培養、分層評價、分步提高”的思想,努力打通青年教師的成長通道,促進青年教師教育、教研基本技能的快速提升。學校制定了《商州區中學青年教師培訓方案》,實施了“青藍工程”,為青年教師精心挑選“教學導師”,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學校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專業知識考試、教學技能大賽,開展教學名師、教壇新秀評選。邀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來校舉行班主任工作專題講座,組織青年教師參加高新一中舉辦的田夢龍、陶西平教育大家講座。經過艱苦砥礪和鍛造,目前學校青年教師得到快速成長,擁有國家級學科競賽優秀輔導教師272人,國家級優秀班主任6人,省級優秀班主任15人,市級優秀班主任33人;有省級師德先進個人8人,市級師德先進個人26人。
多管齊下求發展,開辟德育新天地。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德育工作品位。學校為學生編印發放了校本教材《商州區中學學生文明禮儀》讀本,邀請高校專家來校作“師生文明禮儀教育”報告,持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月”活動、國旗下演講、中華經典誦讀、學生個性化成長沙龍、心愿墻、成長樹等德育教育手段,細致規范,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鼓舞學生崇德向善,求真務實,提升境界,追求卓越。
每年高考成績揭曉,學校邀請陜西省文、理科狀元來校與學子交流互動,作勵志教育,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堅定理想信念。每年暑期組織高一新生赴周至素質拓展中心,進行為期一周的素質技能訓練。學校德育工作一直受到市、區教育部門好評,連年獲市、區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
漢字規范書寫大賽喜獲商洛市三連冠。2015年至2017年,學校代表商州區參加商洛市規范漢字書寫大賽,與全市八所重點中學對決,三次獲全市第一名,喜獲三連冠。2015年、2016年學校代表商洛市參加陜西省規范漢字書寫大賽,與全省二十多個代表隊激烈角逐,兩年均獲全省第五名、三等獎。省、市規范漢字書寫大賽喜獲大獎,展示了商州區中學學生的語言文字綜合素質,體現了教師較高的教學水平,極大地反映了學校不凡的教育實力。
辦特色
注重內涵提升鑄造教育品牌
面對商洛市區教育格局的新變化,學校及時提出了“崇德、敬才、樂道、弘績”的新校訓和“注重內涵發展,注重工作業績,注重社會評價”的新要求。細化責任分工,嚴明督查督評,不斷激勵廣大學子重德重才,苦學樂學,奮發圖強,立志成才,沖刺全國“雙一流”高校;激勵商州內外更多的名優教師來商州區中學任教,勉勵廣大教師重德修為,精業敬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創造卓越業績。
教師外出學習培訓不斷向國內國際延伸。為不斷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區中教育品牌,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教師外出培訓力度,先后派出教學名師、教壇新秀100多人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大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八一中學、上海建平中學、上海交大附中、蘇州十中、杭州師范大學附中、陜西師范大學等名校參加培訓學習;派出20多名教學管理人員去北京、上海、浙江、山東、甘肅、河北等全國著名中學參觀交流;派出多名骨干教師赴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際名牌大學學習培訓,讓教師更新觀念,學習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國際視野引領和開創著商州區中學教育的新局面。
爭取社會各方資助,開展困難學生捐資助學及優秀學子出國游學活動。為圓優秀學子的大學夢,學校于2013年成立“639教育基金會”。陜西省鑫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高繼升董事長、蘇州市陜西商會王篤政會長等社會賢達人士,紛紛光顧商州區中校園,捐資百萬余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同時,陜西商洛秦都建設有限公司張小平總經理每年還拿出十余萬元年資助高新班優秀學子走出國門,赴美國去領略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讓學生聆聽國際尖端學者演講,感受國際前沿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
體育、藝術教育亮點紛呈。商州區中學為陜西省教育廳首批命名的“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和“體育項目傳統學校”,教育部命名的“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校園文化藝術節、運動會定期舉辦,籃球賽、足球賽、羽毛球賽、中華經典誦讀賽經常舉行,《曉日》文學社、西安書畫名人進校園為學生做示范表演、舞蹈合唱團走出校門演出、選拔校內師生演員拍攝微型電影等活動持續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提高了學生藝術素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已成為商州乃至全市體育、藝術教育的典范。
2017年,學校“慶元旦、迎新春”師生才藝素質展示活動,吸納了西安音樂學院、西安高新一中、龍元建設集團、商洛市劇團等多家藝術單位,奉獻出精彩的文藝作品,與學校師生同臺展演。文化節目從策劃到編排,從服裝道具到舞臺設計,從彩排演出到節目主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學生節目大膽創新、精彩紛呈:聲情并貌的經典誦讀散發著千尋詩意的余香;書法走秀的獨特審美將古典服飾和書法藝術結合的相得益彰;豐富精美的課本劇、情景劇、音樂劇以學生的視覺演繹著新時代中學生對文化藝術的傳承。管弦歌舞,絲竹聲聲,多才多藝的區中學子,放飛青春的夢想,舞動年華的昂揚,共譜區中新華章……多彩的舞臺濃縮著區中文化素質教育的精華,禮、樂、詩、藝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藝術神韻在教育教學的血液中緩緩流淌。
學生百人管樂團成為商州教育的靚麗風景。2015年10月,學校與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聯合,組建了學生百人管樂團,每周五、周六西安音樂學院7名教授準時來校組織訓練。在一年半的時間里,管樂團學生已能熟練演奏十余首曲目,先后在商州區職工干部運動會、商州區慶祝教師節暨表彰大會、學校開學典禮等大型活動進行現場演奏。2017年3月,在陜西省第十五屆“春芽杯”中小學藝術比賽活動中,學校百人管樂團參加了初中組集體項目比賽,在來自全省19個集體節目角逐中,管樂團表演成績優異,喜獲第五名,為二等獎第一位,其實力遠遠超過許多名校學生多年的演奏水平。區中百人管樂團已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大亮點,成為商州乃至商洛藝術教育的靚麗風景。
2013年起,商州區委、政府大力興建民生工程,強力推動教育發展,以“把教育放在多高的位置都不為過分”為執政理念,高質量、高品位構筑商州教育文化高地!在東龍山原校區的基礎上向南向北擴征地350余畝,總投資6億元,按照“省級示范高中”標準新建商州區高級中學。
新建項目由香港華藝設計顧問(深圳)有限公司、商洛市建筑勘察設計院聯合設計。建筑總體設計體現現代與傳統的相互融合,汲取了傳統書院布局的精粹,以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哲學思想和尊師重道的禮儀秩序作為設計靈感來源,結合地形特征和學校功能,依山就勢創造出層次豐富、利用充分的校園建筑布局,切實做到經濟、美觀、實用。設計方案被陜西省建設廳評為一等獎。
商州區高級中學建設項目由上海龍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被確定為陜西省首批PPP示范項目、國家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建成后的新校區,人文環境優美、文化底蘊厚重、教學設施一流,能容納120個教學班、6000名學生就讀,可解決商州城區高中教育資源短缺問題,有效推進商洛市中心城區教育資源的合理布局,更好地服務于商洛“一體兩翼”中心城市建設,促進商州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石跡水印、鳳鳥騰飛。即將落成的商州區高級中學必將構筑出極具人文內涵,又賦科技神韻的現代校園。她將孕育出更多的優秀學子,飛越秦嶺,走向世界,譜寫出商州教育發展史上最具風采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