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何春紅 胡松)商南縣金絲峽鎮二郎廟村今年以保民生促發展為重點,編制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村容村貌“三規合一”脫貧規劃,著力念好“脫貧致富經”。
圍繞致富產業發展,探索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三方聯盟方式,走“主導+新能源+輔助”產業脫貧路徑。做強“借袋還菇”“借雞還蛋“借苗還果”三大主導產業,以商南縣海鑫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流轉土地30畝,新建標準化食用菌基地和加工廠,可帶動95戶貧困戶增收;以商洛市鴻偉生態實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流轉林地1300畝,建5萬只的林下散養雞場,公司提供散養雞苗、技術培訓和蛋、雞保底價回收,可帶動44戶貧困戶增收;以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為龍頭企業,改良5處800畝低產老茶園,由公司提供茶苗、包園種植、鮮葉回收加工及銷售服務,吸納66戶貧困戶。培育新能源產業,以商南縣扶貧開發總公司為龍頭企業,建成一個容量為300KW的光伏發電基地,每年每戶可利益分成3000元,帶動60戶貧困戶增收。
圍繞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助推精準扶貧。完成四級路網建設,包括規劃通村路10.98公里,修復通組路兩條5公里,新修產業路4條12.4公里,延伸入戶路、聯戶路2.3公里;投資35萬元,在二郎廟片區和蔣家莊片區建設3個蓄水池,鋪設自來水管道3000米,整改高壓電網13公里,整改低壓電網11公里,惠及6個組170戶群眾。
圍繞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開展“四清四改”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對土坯房和危房進行全面改造,粉白墻面,硬化庭院,改廁改圈,清理門前的垃圾堆、柴草垛等。按照“一戶一案、一莊一景”要求,利用當地河石、瓦片、竹子等材料對庭院實施硬化、綠化、美化,在庭院修建葡萄架、乘涼亭,美化村莊,吸引游客,拓寬致富渠道。目前,農戶房前和庭院整治已完成125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