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最美四月天,不負春光和時行。”宜人而潤澤的4月,染綠了山野,催開了桃花,也催開了蘊含在人們心底的千般憧憬。對于商洛地電公司的員工來說,今年的4月尤為美麗,因為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季節里,地電職工們再次前往鎮安縣達仁鎮農光村開展入戶包扶之行。
扶貧行動暖人心上山采茶身影忙
經過近6個小時的顛簸,中午時分大家來到了熟悉的農光村。大山深處的春天似乎來得更遲一些,和煦的春風吹醒了山野、田間,遠方的山林里一株株桃樹梨樹正在開花,小河邊的柳樹迎風搖曳著柔嫩的枝條,田野邊的油菜花也燦爛地相繼盛開,一片片紅,一簇簇白,一團團綠,一叢叢黃,處處是盎然的春意。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們一邊欣賞山里的美景,一邊快步趕往老鄉的家,心情雀躍而溫暖。
山上的茶園已開始采摘頭茬兒的嫩芽了,遠遠望去盡是忙碌的身影。看到路上身著藍色工服的我們,采茶的老鄉們樂呵呵地招著手,于是,大家都放下背包,紛紛上山和老鄉一起采摘茶葉。茶葉的毛尖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青翠欲滴,我們大部分都是平生第一次采茶,邊學邊采,小心翼翼地摘采這些珍貴的嫩芽。
天色慢慢暗下來,下山后,我們每一個人還要和農戶一起商量制訂今年的脫貧規劃。遠處的一個個農家院落升起縷縷炊煙,這樣的場景熟悉而自然,因為這幾年彼此走近相融,心與心緊密相連,農光村更像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園。
農光村里變化大八旬老人搬新家
我來到陳鳳英老人的家,才知道她已不住在河邊這間土房里了。支書告訴我,老人已搬到鎮上和女兒一起生活。輾轉來到她的新家,我禁不住四處打量,回憶起去年第一次見到老人時家徒四壁的情形,一切仿佛還是昨天……我拉著陳鳳英老人的手,老人手心溫暖,臉色紅潤,精神矍鑠,攀談的過程中看得出現在衣食無憂,生活也有晚輩打理,兒孫繞膝其樂融融。坐在陽臺上,能感受到河對岸刮過來的暖暖的春風,桌前的平板電視正播放著戲曲,一派溫馨熱鬧的景象,我相信老人再也不會寂寞了。臨走,我從背包里取出頭天晚上在城里買的一堆食品放在桌上,依稀記得老人除了牙齒和腿腳不好,身體還好,能吃一點能嚼得動的軟糯的東西。到了耋耄之齡,兒孫滿堂安享晚年,再加上生活條件的確改善了,我的心也放下了。
鄉村的夜晚,靜謐而溫馨。大家坐在老鄉家里,吃著熱呼呼的晚飯,感覺到燈光似乎格外的亮。原來是去年地電二期農網改造的實施,新建和改造了電力線路,供電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老鄉高興地說,電網改造后,他們也買了電飯鍋、高壓鍋,蒸米飯又快又香呢。
山里的夜,群星璀璨,久居城市的我們許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美麗的星空了。這時,不遠處又傳來音樂的聲響,那兒是今年新建起的休閑小廣場,是農光村群眾健身、娛樂的場所。沿途整齊的太陽能路燈,一到夜晚就把廣場照亮,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里雖然地處偏僻的一隅,卻一樣富有城鎮的活力和生機,山里人的夜晚生活同樣豐富多彩。
清晨,通村公路上駛過一輛輛大巴車,原來是來鄉村和茶園旅游觀光的游人。是啊,這里的山水真是美不勝收,漫山遍野的綠意,河水清澈無比,一座座小木橋通到對岸的田間,處處可聞鳥鳴聲,伴著潺潺的流水聲,實在是城里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茶廠寄托致富夢來年再續幫扶情
為增強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地電公司開展精準扶貧,立足本地資源,幫助村里建起了茶葉加工廠。這是農光村的“三帶四聯”項目,全村因殘因病的93戶貧困戶自愿加入茶葉合作社,按照發展規劃,2017年底都能實現脫貧目標。通過茶葉的種植、采摘、加工、出售,每一個入社的農戶都能得到收益和分紅。有這樣好的產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能依靠自己努力,不用外出打工,實現就地脫貧。
進入4月以來,村部的茶葉加工廠天天機器轟鳴,因為要趕在新茶上市的時候賣上好價錢。廠房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農戶們在加班加點炒茶制茶。這就是農光村的春天,扎根這片泥土里的是去年地電員工帶來的茶葉種子,沐浴著春的氣息,生根發芽茁壯生長;這就是達仁的四月天,一片片綠油油的茶山回蕩著響亮的笑聲,描繪著地電人和包扶對象共同搭建的致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