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馬宏濤

“這是砧木,這是接穗,把接穗從這插進去。”“這不一定纏得多,只要把受傷部位全部纏完就可以了。”在洛南縣高耀鎮高耀村正溝組,村道沿線的直觀坡面上,林業部門組織的技術人員正在為村民汪麥林演示板栗良種嫁接改造。技術人員嫻熟地鋸掉老枝,削切好接穗,再把接穗與砧木切口完美結合,然后附上薄膜,短短不到一分鐘時間,一棵板栗苗木的良種嫁接改造就完成了。
汪麥林對板栗樹良種嫁接改造深有感觸,他家有8畝多板栗樹,但大部分都是老品種,成熟后板栗顆粒小、品質差,市場上不好賣,一斤賣不到兩元錢。只有少部分改良過的板栗樹,成熟時個大、色正,市場價錢高還供不應求。“林業部門給咱嫁接的是大紅袍優質品種,優質品種的板栗隨便一賣5塊錢沒問題,產量也能提升一大半。”汪麥林指著技術人員手中的接穗興奮地說道。洛南縣板栗資源豐富,目前,實有板栗面積26萬多畝,其中通過退耕還林項目集中建園1.41萬畝,全為野生板栗點播或自然落種形成,單株產量不足1斤。為了改變板栗產量低下、經濟效益不高現狀,連日來,洛南縣林業部門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鎮村一線、林坡地塊開展板栗良種嫁接改造,先后投資10萬多元,采取抓點示范的方式,集中技術力量,先期重點抓好景村鎮光明村800畝、車塬村100畝,高耀鎮高耀村200畝示范點,推進全縣板栗低產改造工作。縣林業站還從柞水縣訂購了國家認定推廣品種“柞板14號”接穗3.6萬根,聘請外地熟練技術專家,來該縣開展技術培訓,并從4月10日開始集中對全縣板栗樹進行良種嫁接改造。
洛南縣林業站副站長何偉南介紹說:“我們為群眾免費提供接穗和勞務、并上門為群眾實施良種嫁接改造,以此促進產業發展,助推農民增收。今年全縣計劃完成板栗良種嫁接改造1200畝,目前,已完成板栗嫁接改造1100多畝1.5萬多株,整個工程將在5月中旬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