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潔 陳凱)“老人患癌癥并享受低保,兒子有車有房,這種情況怎么識別?”近日,商州區召開貧困人口精準識別責任落實暨政策解答會,現場為各鎮辦、各駐村工作隊、非貧困村第一書記答疑解惑。
一是解決對精準識別有關標準的理解問題。國家對貧困戶識別的標準是“兩不愁、三保障”,這是定性描述,而非定量標準。因此,各級干部在識別評議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和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緊密結合會上講到的“識別六要素”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評定。二是時間節點的問題。要牢牢把握時間服從質量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掌握識別進度。三是解決在識別當中評議程序有關問題。要嚴格按照村組兩級評議、村鎮區三級公示程序,規定的步驟不允許簡略和省略,特別是組評議和村評議有關程序不能減少。整個評議過程一定要充分聽取群眾代表發言,反復醞釀討論,提出初步名單。在此基礎上,成立由鎮辦包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村干部、組干部組成的領導小組予以審定。四是解決在識別過程中有關責任落實問題。要堅持識別責任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要明確包鎮辦區級領導、駐村工作隊、鎮辦和村組的責任。區級包抓領導對所包鎮辦識別質量承擔包抓領導責任,駐村工作隊隊長對包扶村識別質量承擔包扶工作隊領導責任,鎮辦黨委、政府對本轄區識別質量承擔主體責任,村兩委會對本村識別的質量承擔主體責任,組對組內識別質量承擔直接責任。五是在識別過程中原則性和靈活性問題。要始終牢記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靈活把握政策標準,堅持以人為本的識別方法,樹立“扶貧是扶人,不是扶戶口本”的理念,扎扎實實、認認真真抓好精準識別工作,切實讓老百姓感受到公平公正,讓群眾滿意。據該區攻堅辦初步統計,目前全區貧困村入戶率達到70%,非貧困村入戶率達到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