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鑫生也是枕著洛河水聲長大的洛源人,年僅16歲就考入大學,是當時洛南縣考入大學的學生當中年齡最小的,在大學里有比他大10多歲的同學。1980年大學畢業時,他也就18歲。畢業后蔡鑫生被分配到保安中學做了語文老師,雖然年輕,用老師們的話說乳臭未干,但其出色的教學能力卻為師生所認可,很快就當了學校的教導主任,成為當時洛南最年輕的教導主任。之后又調入洛南中學教授語文,可謂桃李滿天下。后因工作需要,他調到縣委工作,在這之后漫長的歲月里,他先后在縣政協、畜牧局、衛生局等單位工作。7年前,喜歡文學和攝影的他,到廣播電視部門擔任領導工作。和所有洛源人一樣,蔡鑫生工作審慎認真,一絲不茍,如同洛源人說的那樣,誰都不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但是一定要努力地做到更好,不留遺憾。因此,無論是做老師還是做領導,他的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嚴謹務實,都讓他做出了讓人認可的業績和成就。
蔡鑫生是學中文的,寫得一手好文章,也有自己的文學夢想。大約20多年前,他聽說洛南成立了文學創作學會,我是學會的副會長兼秘書長,他找到我,小心翼翼地說:“能不能把我也吸收進去?我愛這個。”我說當然行。他還要會員證,但是會員證已經發完,只剩幾個填寫錯的會員證,我把寫錯了的涂抹掉,填上他的名字,貼上他的照片。雖然是涂抹過的會員證,他依然高興得小牛犢子似地跳起來。雖然愛好文學,自己也有好多好多的想法,但是繁忙的工作讓他無從拿起筆來寫寫畫畫,幾十年來讓他遺憾不已。后來又喜歡上攝影,工資不高,卻舍得買來高端的專業機器,在忙碌之余的假日或者周末,經常約上朋友,背上相機,到處走一走,屁股撅得如牛一樣,哪怕是面對一朵簡單的狗尾巴花,都要圍著360度起臥坐立,拍個大半天,認真得不行,用朋友的話說就是特能“日晃”。
他說,如果有一天他閑下來了,不僅要繼續搞攝影,還要拿起筆來寫他的文章,寫洛源,寫洛河,寫洛河邊的山山水水,村舍人家。他說,其實洛河每天都在他身體里流過……
加拿大的洛源人深山或許更能夠成就欲望。因為偏遠,因為環境的幽閉,因為生活的艱難,洛源人似乎比別處的人更加努力地要掙脫并走出這靜靜的街頭、嘩嘩的流水,這飄蕩著濃郁的藥材的清香,去尋找自己的生活。在洛源鎮周圍小小的山野,隨便走進哪個村舍,都會找到在外做事的人家。
在遙遠的加拿大,就有一個洛源人的影子。他叫蔡天一,今年30歲。2005年他以優異成績從洛南中學考入浙江大學,畢業后的2009年,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后,他原本可以順利地再去讀博士,但是他不想去搞學問搞研究,他要搞實業,這是他所喜歡的,而且他相信自己在實業中更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于是,他放棄了繼續深造。
卡爾加里市又稱卡城,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脈。因為其多元化的經濟,卡爾加里被全球城市GAWC列為第2級世界都市。卡爾加里擁有極高的個人和家庭收入,低失業率和高人均GDP,在2011—2012年的美洲未來城市排名中,卡爾加里被評為擁有第三生活質量的城市,而且連續于2012—2014年被排在全球最宜居城市第五位,多次被評為“世界上最干凈的城市”。
當然,蔡天一并非只看中這些。卡爾加里擁有加拿大87%的油氣公司和66%的煤礦企業,這里的工程師密度是全加拿大第一,他要在這競爭極為激烈的工程師行列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來證明一個中國人的價值。于是,通過嚴格的篩選考察,蔡天一進了這里一家聞名世界的石油天然氣公司,做了一名工程師。蔡天一以洛源人的認真嚴謹和勤奮聰慧,很快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