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9日電 (記者 李欣 王峰)9月17日至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30余名記者赴山東省采訪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其中包括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媒體的外國記者。記者團深入濟南、東營等地,實地探訪機器人、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海上風電等多個典型項目。
9月18日,記者團在省會濟南,實地探訪機器人、生物化妝品、激光加工等產業。
在濟南優寶特機器人,記者們現場體驗式采訪了人形機器人“行者泰山”、四足機器人等。外國記者還站上四足機器人,親自感受機器人承重實驗。
9月17日至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30余名記者赴山東省采訪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圖為,外國記者在濟南優寶特機器人體驗四足機器人承重實驗。李欣 攝在剛剛舉行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行者泰山”在100米表演賽中,取得第一名,在400米比賽中,闖入8強,在1500米比賽中,受鄰近機器人串道干擾摔斷手臂的“行者泰山”堅持跑完全程。
2014年優寶特成立初就專注于腿足式機器人開發,產品在關鍵元部件、運動控制算法等方面技術積淀深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目前其產品應用于電力、應急救援等場景。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范永表示,目前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輔助生產,特種機器人用于危險區域,服務機器人可服務家庭生活。優寶特未來將拓展至智慧農業、康養陪伴等更多場景。“機器人保姆、機器人護工在不久的將來都會實現。”
2024年,山東全省機器人產業實現營業收入達到260億元,近3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設計、研發、制造等上下游的產業鏈企業超過200家。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陳飛表示,山東要打造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成為創新應用新高地,深入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在工業生產、智慧農業、醫療康養等領域加大推廣力度。目前全省有26所院校開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全方位強化技術策源、產業孵化、生產智造、場景賦能等要素支撐。
“我第一次關注到營養補充飲品這個領域。”來自香港有線新聞的蔡紫婷在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體驗了該公司的“可以喝的玻尿酸”。“原來不同飲品能有這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護發、養氣血、護肝,讓人很想嘗試。”她也表示,希望通過采訪進一步了解山東更多的高新技術產業。
9月17日至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30余名記者赴山東省采訪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圖為,記者在山東福瑞達生物體驗功能飲品。 李欣 攝山東福瑞達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素珍介紹說,該公司的原料出口70多國,產品主要出口歐美、東南亞等10余個國家。目前國產化妝品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增大,尤其是年輕人群體成為國貨購買的主力軍。該公司從原料、功效等構建科學體系,依托合成生物學平臺,在玻尿酸、膠原蛋白、王漿酸等方面取得了技術突破。“公司是先有藥廠再有化妝品,所有研發人員都秉持制藥的嚴謹標準來研發化妝品,從研發到生產控制嚴于行業要求。”
記者團還采訪了濟南森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現場感受了激光切割技術。該公司亞非大區營銷總監李國賓介紹說,公司專注于金屬成型自動化解決方案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產品出口至100多個國家及地區,業務覆蓋全球市場,希望通過外國記者采訪團進一步拓展公司海外業務,為更多海外客戶提供激光加工綜合解決方案。
9月17日至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30余名記者赴山東省采訪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圖為,記者團在濟南森峰現場體驗激光切割技術。李欣 攝據介紹,此次活動旨在通過中外媒體視角,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展示山東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實踐與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