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立足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以“鏈式思維”統籌推進產業升級,全力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通過強化項目攻堅、優化產業布局、深化綠色轉型,推動新農業、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產業集群化發展,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商南縣始終把項目招引作為產業鏈群建設的“源頭活水”,創新招商模式、拓寬招商渠道,以精準招商推動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通過舉辦鄉黨回鄉發展大會,大力發展“歸雁經濟”,吸引在外鄉黨返鄉創業興業,激活本土發展活力;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赴浙江、長三角地區開展叩門招商,主動承接東南沿海產業轉移,靶向對接新材料、綠色食品、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企業。今年以來共簽約新材料、綠色食品、電子信息及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引進電子線束生產線建設、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產線建設等鏈主項目,為產業鏈群注入優質資源。推行“三三三四五”項目管理調度機制,建立重點項目企業清單,對產業鏈群項目實行全過程跟蹤服務,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在商南經開區,年產13萬噸耐火材料項目快速推進,一期投產后年產值將達1.8億至2.2億元;陜西商南鉻鎂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鎂橄欖巖高端型砂項目建成后,產品暢銷多省市,今年1月—7月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以項目攻堅筑牢鏈群發展支撐。
圍繞生態茶城、產業新城、旅游名城、康養慢城“四大名城”建設,商南縣推動新農業、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四大產業聚鏈成群,形成多鏈協同、集群發展的產業格局。農業領域,成功申報茶葉、獼猴桃兩個國家級優勢產業集群項目,多元化農業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依托特色資源研發的金絲茶宴、冷泉魚宴、珍饈鹿宴三大主題110道藥膳菜品,成為文旅融合新亮點。工業領域,現代材料產業園、硅科技產業園、鎂材料產業園等平臺承載能力持續提升,十里坪釩科技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憑借2.8億噸釩礦儲量,該縣釩產業已形成“釩礦采選冶煉—五氧化二釩—釩氮合金”完整鏈式格局,中釩昌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使釩礦中的五氧化二釩轉化率超99.5%,年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鎂產業向高端型砂、高溫耐材、高新鎂材等領域延伸。目前,年產100萬噸高端型砂、年產1萬噸親水鋁箔等重點產業鏈群項目已建成投產。文旅康養領域,打造3條精品旅游線路,“一峽一湖一峰一道”全域旅游格局初具雛形。
商南縣堅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成立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中心,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全面推廣VEP項目“損一補二”開發模式,秦嶺泉茗、秦嶺冷泉魚獲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認定,生態優勢加速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礦業規模化、綠色化、延鏈化轉型,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商洛熱盾高溫材料有限公司將鎂橄欖巖利用率從60%—70%提升至95%以上,實現全鏈化利用;陜西商南鉻鎂材料有限公司與科研機構合作,實施鎂橄欖巖尾礦全量化綜合利用,提取硫酸鎂、白炭黑等高附加值產品,將尾礦“吃干榨凈”;中釩昌盛與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研發的釩氮合金生產工藝獲國家發明專利,實現清潔無污染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