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楊渃彬)商南縣相關部門在走訪時發現,城關街道樺栗樹金三角區域已居住20多年的自建住宅,因基礎設施不完善不通天然氣,16戶居民做飯“擔驚受怕”。據此,商南縣紀委監委聯動縣城管局、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大隊等職能部門凝聚監管合力,全程跟進監督,推動職能部門破解審批、施工等堵點難點,層層壓實監管責任。監督推動下,16戶居民用氣訴求順利落地,還輻射惠及周邊28戶110多人,徹底終結該區域“無安全燃氣可用”的歷史。
聚焦燃氣安全風險隱患,商南縣紀委監委牽頭組建專項監督組,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聯合多部門成立15個“掃街組”,深入小區底商、臨街商鋪、城中村小吃街等燃氣使用密集區域,對238家非居民燃氣用戶、85戶流動攤販及店外經營戶開展拉網式排查整治,發現管道銹蝕、報警器不插電、違規存放氣瓶等各類安全隱患268處,同時對前期納入“帶病運行”系統的22處燃氣管道問題整改及監管情況開展“回頭看”,通過現場核查、臺賬核對等方式精準堵塞主責部門監管漏洞,嚴防監管責任缺位,杜絕隱患“反彈回潮”,筑牢燃氣安全“第一道防線”。
針對群眾反映的黑氣瓶、液化氣站安全間距不達標、第三方施工破壞管道等風險,商南縣紀委監委“嵌入式”監督壓實部門主體責任,督促縣市場監管局、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門聯合開展多輪次燃氣安全專項整治,通過“群眾舉報+明察暗訪”雙軌發力,精準打擊非法經營行為,制定“一站一策”整改方案,構建“監督+執法+監管”協同聯動機制,確保監管“不缺位”、責任“不落空”。
老舊小區燃氣設施老化、特殊群體安全意識薄弱是燃氣安全的“重中之重”。商南縣紀委監委將其納入重點監督任務清單,聯合主責部門深入全縣5個建設年限久遠的天然氣小區、4個液化氣小區,圍繞管道維護、燃氣器具安全、應急處置措施等開展精準監督,現場下發整改通知單,推動各類隱患整改到位。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用氣安全知識匱乏現狀,督促相關部門常態化開展燃氣安全“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宣傳活動,委派專業人員入戶講解操作規范、現場演示泄漏應急處置方式。對監督中發現的履職不力、推諉扯皮等問題,通過通報批評、定期調度等方式倒逼主責部門落實監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