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西街棚戶區改造拆遷的補償標準是如何規定的?”“拆遷戶的回遷房何時能竣工投入使用?”“棚戶區改造時能不能考慮建個老年人活動中心”……
10月12日下午,在商南縣西街棚戶區改造現場,一個個與棚戶區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熱點問題“擺”在了縣長崔華鋒和6名副縣長的面前,他們面對面地接受群眾質詢,公開作出承諾,現場接受評審團測評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社會各界干部職工1000多人參加了“棚改”現場的問政會。
記者在現場看到,當主持人剛宣布問政開始,就有群眾迫不及待地提問。城關鎮西街社區居民李縣林第一個問題就提出“政府給我們棚戶區群眾答應建設的回遷房什么時候可以住進去?回遷款是否能按時到位?”縣長崔華鋒現場就表態,“棚戶區拆遷與回遷房規劃建設將同步進行,今年12月份計劃動工,2年內保證讓大家住上新房。回遷費用和補償款將會逐步兌現。”
城關鎮西街社區居民趙雙錄提出:“我們祖祖輩輩在這里生活,房子拆遷后無固定收入,物業管理費很高,能否給每戶再批個宅基地。”聽完提問后,崔華鋒說:“你提的問題很現實,但棚戶區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系統工程,目的是讓群眾將來都能享受高品質的幸福生活,政府是不可能再給每戶劃宅基地的……”
問政進行到一半時,現場有點騷動,崔華鋒拿起話筒說:“我們今天在這里舉行廣場問政就是要讓老百姓有話實說,有問題提出來,不怕事,不怕問,縣政府班子全體成員就是來聽取群眾意見的!”
兩個多小時里,現場時不時就有很多群眾高高舉起手,想問自己關心的問題,提問涉及到打擊非法集資、河流污染、城市管理等,各主管副縣長一一給群眾作了解答。
據記者了解,西街棚戶區位于商南縣城中心位置,涉及2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19個村民小組和19個企事業單位,改造面積約252畝,涉及2547戶、5489人。這次現場問政只是縣政府領導廣泛聽取棚戶區群眾意見和呼聲的一個縮影。(李嵐 閆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