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鑫 王倩

工人收集靈芝孢子粉

研發種植的靈芝

王智遠展示初加工的靈芝
“在觀念升級、消費轉型的大健康時代背景下,功能型農產品有著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特性。經過兩年的種植試驗,今年我這富硒靈芝種植成功了。”10月13日,商洛市福眾嶺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智遠說,今年公司嘗試發展了兩棚富硒靈芝和一棚富硒香菇,在團隊的努力下,將無機硒通過生物合成技術與靈芝、香菇相結合,從而培育出富硒食用菌,目前富硒靈芝進入成熟期。
王智遠的富硒食用菌基地大棚里暖意融融,一株株大小各異、形態萬千的富硒靈芝長勢喜人,每一株富硒靈芝上面都長著一層厚厚的褐紅色的粉末,工作人員輕輕用刷子掃下表面的“粉末”進行收集。
“今年4月份我們開始栽培富硒靈芝,經過一個多月的生長,到8月中旬開始進行噴粉,將持續到10月份左右。富硒靈芝的孢子粉全部噴射出來,我們收集的這個就是富硒靈芝孢子粉。”王智遠說。
福眾嶺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位于商州區板橋鎮李嶺村,成立于2017年11月。當時,基地負責人王智遠看中了當地森林覆蓋面廣、水質良好、晝夜溫差大的特點,是食用菌和中藥材的優生區,他便辭去高薪工作,從漢中奔赴商州創業,以發展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種植為主的產業。近年來,他累計帶動商州8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王智遠的思路也逐漸開闊,他嘗試著從低端農產品向功能型農產品轉型。
2019年,在一次農業交流會上,王智遠接觸到富硒農產品,其價格高、銷量好,這讓他產生了濃厚興趣。一番交流打聽后,他認為自己的食用菌基地完全有條件和能力生產富硒食用菌。當時,看到商洛市尚未有做富硒食用菌的企業,王智遠孤注一擲,在當年年底前往西北大學尋求技術合作,不久后就試驗種植了一棚富硒靈芝。
盡管干勁十足,但由于技術受限等原因,首次種植失敗,王智遠沒有喪失信心。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又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拜訪杜雙田教授尋求技術合作。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改進技術和方法,直到今年,他的富硒靈芝種植成功。
“經過專業機構鑒定,我這靈芝孢子粉每克產品含硒70微克以上,靈芝粉每克產品含硒100微克以上,是目前業內硒產品含量較高的第三代植物有機硒產品。”王智遠說。
這次試種成功大大增強了王智遠發展富硒食用菌的信心。隨著杜雙田教授以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公司,目前公司已掌握了成熟的富硒食用菌生產種植技術。王智遠將富硒食用菌產業鏈延長,形成了以第三代植物有機硒菌類產品的研發、種植、生產、營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富硒產業。
據王智遠介紹,他將引進生產加工流水線,申請批號,對富硒靈芝和富硒靈芝孢子粉進行深加工,將產品推向藥品、保健品領域。他想通過“創品牌、促升級、拓市場”的產業發展思路,力爭在商洛建成全國著名的富硒食用菌產銷基地,提升行業知名度,增強市場影響力。
“近期,商洛市福眾嶺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與我市其他9家企業一同入選2021年度陜西省農業品牌目錄,這對提高商洛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商洛農業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王智遠說,下一步,他將繼續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致力于菌種研發與生產、菌棒生產與銷售、種植技術服務、產品回收與銷售等,加快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在當地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建立起帶動農戶、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等主體參與產業發展的多贏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加快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