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尚鋒

媒體關注商洛茶

游客品茶

茶農采茶

招商推介

參加展會擴大商洛茶的影響力
夏日芳草深,商洛茶香溢。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多次參會參展,加大宣傳推介商洛茶,不斷擴大商洛茶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商洛茶的影響力,商洛茶已成為宣傳商洛、對外交流合作的靚麗名片。近年來,我市按照“打造大品牌、做強茶產業”的發展思路,大力推行茶葉種植規范化管理,實行標準化生產,茶葉基地生產過程可監控、生產投入品可監管、生產記錄可查詢、質量管控可追溯,茶葉產業已經成為商洛的優勢主導產業和鄉村振興的朝陽產業。
我市茶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茶葉分布于北緯33度的秦嶺山區,所產茶葉色澤綠潤、湯色明亮、香高持久、極耐沖泡,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茶旅一體化、富美兩相宜”為目標,著力培育特色產業增長極,制定了第一個省級地方茶葉標準,打造了著名商標“秦嶺泉茗”品牌。我市在建園、建廠、品牌建設、市場建設等方面飛速發展,有綠茶、紅茶、白茶、黑茶等四大類茶,全市茶葉種植面積達到57.2萬畝,年產量8500噸,商洛茶葉已成為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
商南茶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由茶葉專家張淑珍引種到商南,結束了商南縣不產茶葉的歷史。經過60多年的發展,目前全縣茶園面積已達到25萬畝,產量6500噸,產值10億元,茶葉品種有綠茶、白茶、黃茶、紅茶、黑茶、烏龍茶等,被稱為“中國茶業之鄉”。茶葉產業已成為商南縣群眾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山陽縣位于秦嶺南麓,屬高山丘陵地區,全縣目前茶園面積16.92萬畝,可采茶園10.7萬畝,年產量1600噸左右,現有茶葉生產加工企業23家、茶葉合作社11家,擁有百畝以上茶園的大戶50多家,初步形成了公司專營、大戶聯營與個體經營相結合的多元化發展格局。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為高山有機茶、健康茶造就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天竺翠峰”牌茶葉暢銷西安、南京等城市,遠銷泰國、哈薩克斯坦等國。
鎮安茶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安徽劉氏引種至象園村,稱為象園茶,已有300多年歷史,是我市最早有規模發展茶葉的縣之一。象園茶具有栗香味、耐沖泡,是綠色有機茶。目前,全縣茶園面積11.15萬畝,帶動全縣1800多戶5700多人實現穩定脫貧,茶葉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丹鳳縣是秦嶺南麓緯度最北的產茶區,山高石多,是產高山茶的好地方,目前全縣發展茶園2萬畝,茶產量130噸左右。主要分布在武關、竹林關等歷史名鎮,以高山茶聞名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毛坪村就坐落在武關鎮,丹鳳縣已成為商洛茶產業發展的后起之秀。
好山好水出好茶。隨著一座座茶山靚起來,一座座茶廠忙起來,一個個山村也富起來,茶農也因此增收,闊步踏上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