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聚商洛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由商洛市委網信辦主辦的第四屆“商洛好網民”評選活動自2020年11月開展以來,得到了市縣各級各單位和廣大網民的積極響應,經各縣(區)網信辦、市級各部門各單位推薦和網民自薦,組委會共收到162份推薦自薦表。根據評選條件,組委會初步評出了“商洛好網民”候選人建議人選30名。從今天(4月23日)起,在“網信商洛”和“商洛新聞”“商洛日報”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公眾測評,請給您認為符合條件的網民投上寶貴的一票,選出您心目中的10名商洛好網民。
投票時間:4月23日12時至4月29日24時
微信投票入口:
第四屆商洛好網民初入圍名單及簡介(30名)
(按姓氏音序排列)
社會正能量類:
杜鵑:

丹鳳縣政府辦干部。負責全縣網絡問政工作,近幾年回復西部網、省長市長信箱、華商網等省市網絡留言200余次,回復率均達100%,連續三年被西部網評為網絡問政先進單位。負責的“丹鳳發布”在七縣區官方政務微博綜合排名中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侯瑜:

柞水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主任。通過“愛柞水App”、“柞水融媒體中心”官方抖音號以及個人抖音號傳播正能量,拍攝的“雙節”黃金周出游之小記者推薦系列作品,在十一放假期間也獲得了網友的上萬網友關注點贊。
胡陽林:

商南縣科教體局辦公室副主任。作為教育工作者,他上好思政課,培育好青年,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宣傳工作者,他以網絡為主地,宣傳教育典型,挖掘的“我身邊的好老師、好學生”“新時代好少年”等30余名先進典型受到省市表彰。
盧宣瑜:

商洛中院研究室副主任。緊密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階段目標、特征和要求,及時撰寫新聞稿件,報道商洛法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大成果和典型案例。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介紹掃黑除惡知識,客觀全面展現全市法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成效。
馬中濤:

商州區婦幼保健院干部。疫情期間,利用抖音、公眾號等網絡媒體“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的信息優勢,讓群眾第一時間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識。
王丹:

商洛市公安局宣傳科副科長。長期從事公安宣傳工作,今日頭條號“商洛公安”發布各類警務信息7000余條,點擊量超過900萬次。疫情防控期間,利用新媒體平臺共編發類信息2800余條,點擊閱讀量達50余萬人次,有力提升了全市公安政務媒體的影響力。
王文波:

商州秦韻第二小學教導主任。工作之余,積極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多種社交媒體傳播正能量,發布各類活動百余次,瀏覽量近二十五萬人次。疫情期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平臺,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疫情形勢。其學校特色課間活動視頻通過個人抖音發布后,瀏覽量達七萬余次,得到社會各界高度好評。
員立亭:

商洛學院圖書館工作人員。負責圖書館微信平臺的運營工作,通過圖書館微信平臺黨史之窗、商山洛水、美文薦賞、經典誦讀等欄目積極向校內外讀者傳播正能量,個人累計發表網絡推文160余篇,其中2019年“晨誦經典”活動、2020年圖書館戰“疫”故事、圖書館“送書到樓”等新聞通訊先后被學校網站及省教育廳官網轉載報道。
楊強:

柞水縣委宣傳部干部。負責政務微信公眾號“微柞水”、今日頭條號“微柞水”等縣級媒體平臺的信息編輯發布工作,在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期間,共編發中省市各主流媒體報道800余篇,積極有效的與中省市媒體一并營造了良好的宣傳聲勢;正確解讀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積極貫徹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安排和部署。
張芳玲:

中共洛南縣委組織部干部。利用各類網絡媒體及傳統主流媒體開展組織工作主題宣傳、政策典型宣傳,組建微信群,傳播黨的好聲音,撰寫相關信息和評論文章100多篇,其中10多篇評論文章被商洛日報、干部寬帶、中國先鋒網及共產黨員網采用。
公益慈善類:
何育:

洛南縣景村鎮政府脫貧辦副主任。積極利用國辦系統網絡平臺,更新維護貧困戶信息,落實相關扶貧政策;協助推廣社會扶貧網,發布貧困需求,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協助鎮域范圍內龍頭農產品企業,做好扶貧產品認定,道過“832”、陜西工會APP等平臺推廣銷售玉米糝子、金銀花茶、黑花生等特色農副產品;發現宣傳鎮域范圍內脫貧攻堅工作典型案例、先進個人、先進事跡。
冀雪雅:

商州區電影公司職工,商洛市巾幗志愿者協會會長。她長期關注弱勢群體,以婦女兒童為主要受助人群,積極搭建平臺為困境婦女提升勞動技能開展各種手工技能培訓活動;利用九九公益日多方籌集善款,為留守、流動、孤殘兒童建立 “小丹鶴兒童服務站”。
雷蕾:

商洛市稅務局干部,商洛市巾幗志愿者協會支部書記。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慈善愛心活動,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和貧困人員送去溫暖;積極加入“寶貝回家”志愿者,將尋親信息錄入網站進行采血,為身邊的貧困鄰居找尋丟失的妻子女兒。
雷振華:

洛南縣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組織洛南義工聯合會開展“夕陽留影、幸福笑臉”項目,三年里,組織服務40多次,足跡遍布20多個鄉鎮,為600余名老人免費照了老人。該項目還被國家民政部授予2018年度百名最佳服務項目。2020年疫情期間,組織義工募集抗疫資金6萬元。2020年8月6日,洛南多地遭受水災,組織義工送去了價值一萬元的棉被、衣服、飲用水、蔬菜、食物等,組織專業的理發師給受災群眾義務理發,個人捐贈價值6000余元的牛奶和食品。
毛濃翔:

山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站干部。山陽縣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商洛市優秀志愿者、商洛好人、陜西好人榮譽獲得者。多年來積極利用微信、QQ、抖音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5年來,積極參與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600多場次,在協會公眾號發布愛心活動報道500余篇,經常利用微信和網絡力量幫助別人,在全縣乃至全市有較好的網絡號召力和群眾公信力。
屈超:

山陽縣融媒體中心干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充分利用山陽縣廣播電視臺“愛上山陽”APP,編輯轉發各類疫情信息15000余條,編輯發布圖文,短視頻,通知通告等信息3621余條。累計閱讀量達到50937次,總轉發量達到24836次。其中發布的縣劇團快板《山陽疫情防控宣傳》單日播放量突破10000余次。2020年共在學習強國平臺發布圖文、視頻等信息21條,被平臺成功采納6條。從2020年6月19日開始,配合山陽縣委組織部拍攝第一書記代言共11期,第一書記講扶貧故事共13期等。并成功將第一書記代言的木耳、香菇等6期視頻上傳到學習強國平臺。
王丹:

洛南縣扶貧開發局干部。強化網絡系統在扶貧工作中的推廣應用,常態化組織全國扶貸開發信息系統2.9萬戶10.1萬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更新錄入。開展全國扶貧信息
系統手機APP和省大數據平臺微信小程序推廣應用,組織開展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每周組織一輪貧困對象動態摸排、每月開展一輪脫貧戶、邊緣戶收入務工監測,有效筑牢全縣防止返貧致貧防線。
邢輝:

商州區人民醫院內六科護士。2020年2月2日至4月6日,參加陜西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在此期間,通過商州區人民醫院院內公眾號及各大媒體網絡平臺,對人民群眾如何做好防疫防護進行宣傳教育;也通過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對疫情防護以及其它各類傳染疾病的防護進行宣傳指導,積極呼吁廣大市民增強防護意識,做好自我保護。
網絡安全類:
陳瑋:

鎮安縣云鎮派出所所長。工作中自覺遵守“七條底線”“九不準”要求,積極主動宣傳網絡安全知識,轄區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群眾的法律意識明顯增強,2021年以來帶領全所全體民(輔)警為云鎮社區人民群眾宣傳防電詐工作,發放宣傳彩頁上萬余張,提醒群眾提高警惕,加強防范,確保群眾的家庭財產安全。
陳媛:

山陽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副主任。2018年以來,編輯發布各類新聞信息500余條,大活動直播23場次,制作宣傳海報及H5 120余件,點擊量突破500萬人次。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制作發布的H5《山陽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權威發布!山陽縣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Ι級響應》兩條單日關注量就突破《權威發布!山陽縣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兩條單日關注量就破10萬+,獲得第三屆“商洛好網民”提名獎。
余靜:

鎮安縣公安局網安大隊輔警。以網上監控巡查和情報信息研判為重點,全力做好互聯網維穩工作,主動在網上發布積極向上內容的帖文,共編輯上報《輿情信息》29期,通過公安網、互聯網上報信息100余條,刪除處置屬地網站有害信息25條,協助處置網絡輿情10余次;動用輿情導控民警運用虛擬身份400余個,發布正面引導貼文13254余條,使用輿材13254余篇。
姚臻:

柞水縣公安局紅巖寺派出所民警。負責“平安柞水”抖音號的編輯和發布工作,積極整合資源、搭建平臺,著力打造公安宣傳的“窗口”、便民服務的“超市”、輿情引導的“喉舌”、警民互動的“媒介”,構建了柞水公安新聞輿論工作新格局。賬號目前粉絲2.3萬人,其作品充分展現基層生活及日常接處警的點點滴滴,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張夢曦:

商洛高新區黨政辦干部。在高新區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客戶端及個人應用媒體多次發布普及網絡安全知識,組隊參加商洛市2020年網絡安全技能大賽,并獲團體優秀組織獎,積極參與各項網絡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引導網民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
產品創作類:
董馨瑤:

洛南縣融媒體中心播音部主任。業余時間拍攝家鄉美景、美食,積極推介家鄉。在疫情防控期間,利用自己的抖音號進行帶崗直播,幫助外出務工人員尋找本地及南京江寧等地的就業崗位,得到人社部門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韓林納:

鎮安縣茅坪回族鎮公用事業服務站干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她手繪漫畫記錄戰“疫”故事,宣傳防疫知識,繪制漫畫版《鎮安縣支持產業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三十條措施》,印發成冊,發至農戶手里。繪制的漫畫版《茅坪回族鎮嚴守六道防線,筑牢疫情防控墻》、《鎮安縣開展產業就業排查摸底工作十條要求》等通俗易懂,在商洛日報、鎮安黨建、鎮安宣傳等微信公眾號轉發,深受群眾的歡迎。
李雪梅:

鎮安縣達仁鎮人民政府文化宣傳干部。制作抖音短視頻持續宣傳推廣當地特產、美景、美食,作品單條點擊量突破7萬,累計獲得8500+點贊量;持續挖掘基層典型事跡,制作美篇作品103條,進一步宣傳家鄉、推介家鄉。
呂淵:

商南縣金絲峽旅游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年均走訪旅行社120多家,組織團建200多場次。組織了金絲峽首場直播云游活動,運營的抖音粉絲達到1.2萬人,帶動景區發展抖音粉絲5000以上網紅6人,被評為商洛市文旅系統新媒體特邀通訊員,榮獲“秦嶺醉美是商洛”抖音大賽一等獎。
牛波:

商洛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創大秦嶺牛伯伯品牌核桃、核桃木二大糸列,七個品種,三十多個單品。
創建的#尋找商洛老核桃#的個人微博話題,迄今已發全部為原創的1915期博文,連續發帖1900多天,閱讀量突破5400多萬人次,現有互聯網粉絲30多萬人。
王倩:

丹鳳縣融媒體中心新媒體部副主任。負責丹鳳縣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DFTV、丹鳳縣廣播電視臺官方抖音號、客戶端“愛丹鳳”app的運營工作。在“DFTV”開辦《雨花迎丹鳳 中秋共團圓》《朗讀丹鳳》《勤廉之聲》等欄目,點擊量最高達6000余人次。《助農公益視頻》系列短視頻多次在“學習強國”推送,獲得民眾一致好評。
周棟:

商南縣佳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員工。運營個人抖賬號“老表五尺”(粉絲1.8萬,獲贊65.5萬),累計創作展現商南美景、方言文化等類型的短視頻百余部。《在商南》、《商南版成都》、商南方言短劇系列在“觸摸商南”、“鹿城通”等平臺推出后廣受好評;短視頻《云霧仙境 最美鹿城》在“秦嶺最美是商洛·商洛市文化旅游2019年度系列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最美短視頻”。連續4年參加商南網絡春晚,創作并表演相聲《游遍商南》、《今非昔比》等。